“五一”假期,信陽市固始縣趙崗鄉張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繼承帶著村“兩委”幹部一起,騎著車子在全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和河邊巡邏,提醒放假在家的兒童注意安全、遠離水邊。
張繼承常常被村裏的群眾稱為“小書記”。從一名退伍軍人到現在越當越像樣的群眾帶頭人,1997年出生的張繼承在3年內實現了身份的轉變。
村黨支部書記這項工作看起來不起眼,但做起來非常複雜,解決矛盾就是給“小書記”的第一道難題。某天,因為李家砍了張家的一棵樹,兩家吵得不可開交,都到了相互推搡的地步。當時,張繼承讓兩位老人坐在一起,逐一給他們講解事情經過和處理方法,最後雙方終於握手言和。
類似這樣的糾紛,村裏還有很多。張繼承始終認為,對於年輕幹部來説,處理糾紛的本質就是為人民服務。秉持著這個信念,張河村實現了大小事不出村。
道路問題是制約張河村發展的重大難題。該村緊靠204省道,進村十字路口兩邊路面都較低,群眾的車需要從很遠處加大油門才能衝上去。因此,這裡不僅發生了多起交通事故,更是讓一些本可以帶動村子致富的三輪車、貨車望而卻步。
張繼承覺得事情是幹成的不是想成的,只要嘗試就有希望,不去嘗試一點機會沒有。他把設想的村路口改造後的樣子用圖畫出來,到涉及土地的群眾家中向他們解釋道路整改後的好處;和村裏商混站老闆溝通,通過對方解決了混凝土問題;組織村“兩委”成員及村民協力工作,將路兩邊墊寬、抬高並硬化。
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目前村裏的大別山管業、河南牧青公司、恒順商混、宏亮蛋業、志軍家庭農場等企業都積極主動帶動當地群眾致富,在實現群眾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張繼承這個“小書記”化身大頭兵,和村民一起,把張河村的産業幹得如火如荼。
“作為新時代青年,建設祖國、振興家鄉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期待更多的青年加入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鄉村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張繼承表示,將繼續在農村大舞臺上揮灑自己的青春。(文 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