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塞納河畔到黃河之濱,中法再次上演“青春相遇”。5月15日,由河南國際傳播中心、北京法國國際學校聯合舉辦的“愛河南·中原行”——北京法國國際學校“華夏溯源中原行”活動在安陽市中國文字博物館啟動。5月15日至17日,25名法國中學生將走進安陽、鄭州、洛陽,感知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傳承兩國之間的深情厚誼。
當天上午,法國學生們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了解漢字的“前世今生”。大家還現場體驗了甲骨文廣播體操,參與竹簡製作。法國學生對此行充滿期待。初三學生王孟瑜説:“我們一直在學習中文,很高興來到漢字的發源地,大家都對甲骨文充滿興趣。”高二學生李昱賢説:“今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作為在中國的法國學生,我感到很驕傲,期待通過在河南的遊學更深入地感受中華文明。”
遊學期間,法國中學生還將參觀殷墟博物館新館,沉浸式體驗商文明的燦爛,感悟“了不起的甲骨文”;走進禪宗祖庭少林寺,觀賞禪武合一的少林武術,在少林師父的帶領下學習少林武功招式;打卡洛陽龍門石窟、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周公廟博物館等地,探尋千年古都的詩和遠方。
今年適逢中法建交60週年和中法文化旅遊年。作為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兩國各自創造出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相互欣賞、相互吸引,交流互鑒的腳步從未停歇。法國青少年將通過“愛河南·中原行”——北京法國國際學校“華夏溯源中原行”活動,開啟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相知相通之旅,近距離感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當好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北京法國國際學校帶隊老師沈文婧説:“踏上中原土地,孩子們將學習更多在課堂上無法了解的知識,獲得更加深刻直觀的感受。未來學生們會走向世界各地,相信大家會把在河南領略的中華文化帶給全世界。”(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沈劍奇 童林 張蕊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