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信陽市固始縣陳淋子鎮孫灘村“三土”藝術團排練大廳內,團長彭元華正在逐一整理查看排練道具,等團員們聚齊後,排練正式開始。
“三土”藝術團編排的節目鄉而不俗、土而不粗,用“農民寫、寫農民,農民演、演農民,農民看、看農民”的表演模式,融入諸多非遺元素,自編自演小品、快板和舞蹈等一批批藝術作品。
河南科技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師生在孫灘村采風研學花挑舞
彭元華是孫灘村的黨支部副書記,也是花挑舞項目的傳承人。據他介紹,孫灘村一直有傳唱咳子戲、表演花挑舞的傳統。早在20世紀50年代,村裏就組建有傳統戲曲宣傳隊。每逢正月廟會,全村男女老少更是能將演出隊圍得裏三層外三層,現場鑼鼓喧天、掌聲雷動。
為幫助在家的婦女們農閒時有事可做,也讓傳統文化在青年人中煥發生機和活力,他決定以咳子戲、花挑舞作為藝術核心,組建村裏的文化隊伍。
2013年9月,在陳淋子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滿“土音”“土調”“土味”的孫灘村“三土”藝術團正式成立,廣泛流傳于江淮流域達400餘年歷史的花挑舞、划旱船、唱小戲等表演藝術被重新撿拾起來。“三土”藝術團通過自編自創新曲目、創新融合新的表現形式等,賦予花挑舞新的時代內涵,“炫”出了原汁原味的農民風采、“唱”出了百姓的肺腑之音,豐富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經過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努力,團員們的演藝水準越來越高,“三土”藝術團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2020年,固始花挑舞亮相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2023年11月,花挑舞作為入選節目參加世界客屬第32屆懇親大會暨首屆客家民俗文化藝術節。在第32屆信陽茶文化節暨毛尖市集上,花挑舞每次精彩亮相都會吸引市民群眾流連駐足。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編排花挑舞、划旱船、咳子戲、民間小調廣場舞等優秀本土劇目100多部,開展巡演300多場。”彭元華如數家珍,十幾年來,藝術團除了免費為村民演出,還致力於讓花挑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如今,“三土”藝術團不斷結合當前時代的變化,及時編制與時俱進的節目,並結合村裏每月的“餃子宴”活動,向群眾宣傳黨的好政策,倡樹文明新鄉風。通過表演傳統劇目,他們不僅將固始傳統文化中的民俗風情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還帶動了鄉風文明、産業振興。(文/圖 蔡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