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固閩臺“祖根地”品牌建設工作交流和民間根親文化聯誼交融,近日,由信陽市固始縣委統戰部、縣根親文化發展中心、縣根親博物館等單位組成的根親文化考察團,先後到浙江省和福建省循跡重走根親路,沿途實地調研當地根親文化資源,學習總結根親文化發展經驗。
考察團一行先後到浙江省江山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晉江市等地開展調研活動,通過座談交流與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詳細了解了各地姓氏文化和根親文化發展情況,圍繞文化場所建設、雙向互動交流、深化各地合作等方面同各地負責人進行研討交流,聆聽各地代表對固始縣根親文化發展的意見建議,互贈了姓氏文化、根親文化研究資料和書法作品。
固始縣是歷史上中原地區向皖蘇閩粵浙贛魯等地,尤其是閩臺一帶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其間有四次大規模的“移民潮”,對閩臺的影響深遠,帶去了先進的中原文化、生産技術、農耕文明,促進了中原和閩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固始被譽為“唐人故里·閩臺祖地”“中原第一僑鄉”“客家之根”。
近年來,固始縣把根親文化工作作為重點工作統籌推進,採取各項措施健全根親文化發展體制機制,固始根親文化發展呈蓬勃態勢。迄今,固始縣已成功舉辦十一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先後有近70個姓氏宗親、15萬多人次,回到“光州固始”,緬懷先賢、尋根問祖。
“在下一步工作中,固始縣將從中汲取先進經驗,結合工作實際,充分挖掘、利用根親文化資源,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固始縣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林楊表示。(文 何婷 楊宛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