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飛舞,鑼鼓聲響起。5月20日晚,伴隨著歡快熱烈的舞龍舞獅表演,週口市“三川十館·夏集”在關帝廟廣場熱鬧開集,這是週口在文旅新“賽道”上的再發力,也是為豐富市民群眾文化生活的又一次“整活兒”。
廣場就是舞臺,群眾就是演員。當晚的演出打破傳統舞臺演員和觀眾的固定關係,採用行進式、沉浸式、互動式的文藝演出方式。雜技《柔術》、街舞《舞動青春》、越調《收姜維》等節目精彩紛呈,既是演員也是觀眾,一路演一路看,喝彩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如何讓夜經濟、夏日經濟玩出新花樣?怎樣在夏日裏持續“出圈”?據了解,“三川十館·夏集”將貫穿整個夏天,一直持續到10月份。按照“周周有主題,天天有比賽”的思路,週口市陸續開展廣場舞大賽、戲迷擂臺賽、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青少年校園歌唱比賽等系列活動,搭建全民大舞臺,使三川交匯的週口匯聚人氣、展現朝氣、散發靈氣。
舞臺之外,關帝廟茶街的一個市集小攤聚集了不少遊客,大家正在排隊體驗製作漆扇。一個坐著輪椅的女孩正溫柔地幫遊客調漆並引導製作。“這個攤位賣的是我自己設計圖案、手工製作的漆扇。”攤位老闆是個“熱心大姐”,她笑著介紹道,“我教這個女孩調漆並負責售賣,也是儘自己的力量幫她增加一點收入。”
夜生活的背後不僅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性格,更激發了城市“夜間經濟”的消費活力。茶街內,兩邊的小鋪都挂著小燈串,把夜市的氛圍感拉滿。店舖産品涵蓋美食小吃、小飾品、文創産品等多個種類,市民們吹著夏日晚風,來這裡走走逛逛,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愜意與美好。“這裡建設得非常好,很有煙火氣兒,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夏天的夜生活增添了更多精彩。”市民井敏説。
川匯區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海偉表示,“三川十館·夏集”將不斷拉升人氣、釋放新活力,助推“夜經濟”與文旅深度融合,將成為點燃城市煙火氣、市民遊玩的又一打卡地,成為展現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推動夜間消費的重要平臺。
點亮夏日“夜經濟”激發城市新活力。“關帝廟是週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之一,承載著週口人的共同記憶。”川匯區委書記劉德君説,要高水準規劃運營“三川十館·夏集”,切實讓人氣旺起來、消費火起來,持續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把關帝廟歷史街區打造成週口的城市新地標、文化新地標、消費新地標,以文旅出圈出彩助推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