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長葛:高標準農田繪就好“豐”景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05-31 09:46:18

  原標題:高標準農田繪就好“豐”景(堅決打贏“三夏”生産攻堅戰)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5月30日,許昌長葛市古橋鎮種糧大戶李寶強流轉的2000多畝地裏,機聲隆隆,聯合收割機正在進行搶收大戰。

  “糧豐天下安。今年糧食收成不錯。”指著眼前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的高標準農田,李寶強説,“昨天收割的200畝地,畝均産量達到1200斤。”

  “穩産增收,離不開農業抗風險能力的提升。”李寶強感慨,今年小麥先是跨過了乾旱、病蟲害幾個坎兒,後來又在灌漿期受到幹熱風侵襲,能奪取豐收,離不開高標準農田的“硬實力”。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兒?

  “好處可多了。”李寶強對比今昔,打開了話匣子,“最早田間是不到兩米寬的土路,一過車就塵土飛揚,下雨天又變成了‘泥水路’。現在修的水泥路又寬又平,農機進來集中連片耕種,成本降了一大截。”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過去是‘澆地’,現在是‘澆莊稼’。”李寶強説,地裏裝上了固定式、絞盤式、地埋式等噴灌設施,從粗放的“大水漫灌”到精準的“噴灌”,省事兒又省心。

  近年來,長葛市緊緊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現代農業高起點、高品質、高標準的要求,從農民要求最強烈、願望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地方入手,明確“因地制宜、抓住重點、以點帶面、紮實推進”工作思路,從農田水利、生態農業、科技農業等多方面入手,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設施完善、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産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高標準永久性糧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建設是基礎,管護是關鍵。長葛市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建立健全鄉、村兩級管護網絡,以鄉鎮為單位,對農田工程設施進行統籌管理;出臺《長葛市農田基礎設施管護辦法》,責任到人,建立高標準糧田基礎設施的建、管、用長效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科技,讓傳統農業抖掉了‘土味兒’。”李寶強説,在古橋鎮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採用了“統一選用良種、統一整地播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機械收穫”的“六統一”精細化種植模式,讓過去“望天收”的土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大糧倉。

  目前,長葛市高標準農田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並連續16年保持“全省産糧大縣(市)”稱號。(記者 王平 河南日報通訊員 張浩)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