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抗旱播種保苗怎麼做(堅決打贏“三夏”生産攻堅戰)
夏收夏播,季季壓茬。當前河南省正值夏播高峰期,是種足種好秋糧、夯實秋糧豐收基礎的關鍵時期。截至6月13日,全省夏播面積7915.2萬畝,佔預計面積的87.9%。
4月下旬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減少70%以上,持續乾旱疊加近期的高溫天氣,對河南省玉米、大豆等秋作物播種、出苗和幼苗生長會有極為不利的影響。做好抗旱工作,對保障秋糧安全生産意義重大。
針對當前高溫乾旱天氣,如何進行有效抗旱播種保苗工作?
玉米是秋季主要作物之一,夏玉米生長週期相對較短,搶時造墑播種尤為關鍵。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成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劉天學提醒,對於水源充足、灌溉條件好、尚未完成玉米播種的地塊,要抓緊播種,可避開白天高溫時段,在早晨和傍晚及夜間(有照明條件的)氣溫較低時段進行播種,邊播種邊澆水。
針對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塊,農戶應選擇生育期短的品種,並根據天氣預報情況,在降雨前完成玉米播種。
大豆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作為雙子葉作物,大豆出苗時子葉出土,而且是“窩著脖兒”出土,與禾本科作物相比,大豆出苗較為困難,因此足墑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是大豆獲得高産的關鍵。
河南省農科院大豆專家李海朝提醒,有噴灌條件的農戶,可以先造墑再播種,也可以幹土播種,播後噴灌,一次噴透,確保出苗,播深以3釐米為宜。有澆水條件但沒有噴灌條件的地區或農戶,可以選擇漫灌造墑後晾曬,待散墑後再播種,切忌播後漫灌,造成缺苗斷壟。
此外,李海朝還表示,大豆播期適當推遲對大豆的産量影響不大,可推遲至6月下旬甚至到7月初進行播種。不過,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夏至過後日照逐漸縮短,這種短日照條件更容易滿足早熟品種的短日照需求,營養生長期會更短,導致花期提前,影響大豆的有效節數,進而影響産量。因此,大豆播期推遲應選擇中早熟或中熟品種。
除抗旱播種外,保苗也十分關鍵。當前受高溫天氣影響,田間蒸發量大,對於已播種玉米胚芽鞘或大豆子葉即將出土的地塊,農戶可在夜間或早晨進行土壤表層噴水,降低地表溫度,促進出苗。已出苗的地塊,若出現明顯旱象,應及時灌溉,促苗早發。
面對高溫乾旱雙重“烤”驗,廣大農戶應科學播種、護苗,抗旱保秋,堅決打好保障秋糧生産這場硬仗。(記者 趙春喜 見習記者 劉一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