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夏爭時。連日來,河南多地持續高溫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給農業生産帶來不利影響,全省多處大中型灌區已開閘引水抗旱保夏種。
5月下旬以來,高溫天氣持續,有效降水不足,農田旱情持續升級,對秋作物播種和生長髮育帶來不利影響。南陽市鴨河口灌區自5月29日開閘引水以來,其間白桐幹渠引水流量由11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到最大引水流量53立方米每秒,鴨東幹渠引水流量由12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到最大引水流量17立方米每秒。
“截至目前,灌區已引水5918.2萬立方米,抗旱播種保苗面積82.7萬畝,復灌11萬畝次。”南陽市鴨河口灌區服務中心主任張德武告訴記者,下一步,鴨河口灌區將科學研判旱情,按照引水計劃持續引水63立方米每秒至6月17日,灌溉37.8萬畝次,達到131.5萬畝次復灌面積。
近日,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讓白沙灌區農田面臨嚴峻的乾旱挑戰。為確保夏種灌溉需求,白沙水庫運行中心已于6月6日22時分別向南、北、新北幹渠開閘引水,並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灌溉,合理用水。同時,加強水庫、灌區統籌協作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確保灌溉有序進行。
截至目前,白沙南、北、新北幹三條幹渠共引水200多萬立方米,補源灌溉面積1.8萬畝,有效緩解了旱情,為白沙灌區秋糧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水支撐。
“根據下游抗旱灌溉需要,加大下泄的流量,6月份以來,全省多處大中型灌區已開閘引水,累計引水6.98億立方米,累計灌溉面積551.89萬畝次,累計補源面積118.73萬畝次。其中33處引黃灌區累計引水1.51億立方米,累計灌溉面積157.59萬畝次,累計補源面積26.36萬畝次。”省水利廳農村水利水電處處長霍繼偉介紹。
記者從黃委了解到,自6月12日18時起,黃委針對河南等五省啟動乾旱防禦Ⅳ級應急響應。黃委科學統籌黃河汛前調水調沙和下游抗旱用水需求,自6月12日20時起,將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支持下游豫魯兩省應急抗旱。
受近日天氣持續高溫少雨影響,黃河一級支流沁河下游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為支持沁河下游耕地秋作物播種、促使農作物健康生長,河南省河口村水庫運行中心緊急調水,自6月12日起加大下泄流量至13立方米每秒,全力保障沁河下游灌區灌溉用水。
還有灌區陸續加入“引水”大軍。6月13日,陸渾水庫運行中心發佈公告,為全力做好抗旱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旱情對農作物的影響,陸渾灌區總幹渠八大河渡槽聯通工程實施了“調整施工計劃,增加施工人員,晝夜不停建設”,經過約45天搶建,工程基本完工,工期縮短約20天。陸渾水庫運行中心將於6月15日16時開啟陸渾灌區渠首閘輸水,引水流量5—40立方米每秒,供水期約25天。(記者 譚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