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語言文化典藏·開封》發佈會在開封博物館舉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河南省教育工委、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開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學有關負責同志,以及本書作者、語保工程專家代表、開封語言文化發音人代表等出席發佈會。
八朝古都開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1982年被授予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戲曲之鄉、中國書法名城、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木版年畫藝術之鄉等。開封方言屬於中原官話鄭開片,本次發佈會在語保工程調查點實地開封舉辦,旨在展現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蘊,推動語保工程標誌性成果服務地方教育和文化建設,助力打造開封地方語言文化名片,傳承發展中華優秀語言文化。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重大語言文化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標誌性成果,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先後列入“十三五”“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典藏系列共計50冊,包括37冊漢語方言卷和13冊民族語言卷。其中,開封卷通過調查整理房屋建築、日常用具、飲食、説唱表演等方言文化現象,打造“音、像、圖、文、影”五位一體的融媒體閱讀體驗,多角度呈現出開封方言文化的魅力。
據悉,本次發佈會是繼山西洪洞、廣西賓陽、山東青島、吉林延邊、浙江蒼南、湖南湘潭、福建古田、廣西百色之後,語保工程在方言文化調查點實地舉辦的第9場發佈會,由河南省教育廳、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主辦,開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大學承辦。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代表共同為《中國語言文化典藏·開封》揭幕,為兩位參與調查的發音人代表頒發證書,並向開封市贈送了著作《中國語言文化典藏·開封》。(全媒體記者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