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信陽市光山縣孫鐵鋪鎮堅持黨建引領,緊抓“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機遇,以農業發展為根、本土文化為魂、鄉村旅遊為體,著力打造集農事體驗、觀光休閒等功能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興村的特色發展之路。
農旅融合 推動“田園”變“遊園”
孫鐵鋪鎮持續推動特色農業與觀光旅遊深度融合,拓展“黨支部+公司+農戶”發展集體經濟的新路子,以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
江灣村鳥瞰圖 攝影 黃超
該鎮江灣村創新村企合作模式,發展生態種植、輕型加工、村史文旅三大産業,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有收入、村民有紅利、企業有盈利的良好局面,村集體年收入達80余萬元。該村先後打造出杏山銀杏大道、竹竿河生態走廊、和美新農村、後鄉村史館、文化大禮堂等以紅色文化教育及自然風光旅遊景點為主的“黨建紅色旅遊鏈條發展軸”,科學劃分黨性教育區、田園觀光區、生態採摘區等三大區域,逐步形成“兩湖一帶”空間發展佈局。
以旅帶農 推動“院景”變“風景”
孫鐵鋪鎮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黨建紅”引領“生態綠”作用,巧用村莊自然環境的“金邊銀角”,鼓勵各村盤活本村閒置房屋。
孫鐵鋪鎮蔣樓村薈林葡萄生態園採摘 攝影 謝萬柏
該鎮以屈崗村東方大院、陳大灣村朱樓小鎮、江灣村明珠廣場等為試點,建成共享庭院7個,並開展宣傳推介活動,營造景觀服務産業、産業扮靚村莊的田園融合之美;深入推進“農業+文旅”産業生態融合發展,積極發展“旅遊+民宿體驗”“旅遊+果蔬採摘”“旅遊+田園康養”新模式,開發農家樂17家、果蔬採摘園8家,建成農旅康養研學綜合體1處,全面提升旅遊綜合效益,打造“既有顏值又有産值”的富裕鄉村。
數字電商 推動“産品”變“商品”
孫鐵鋪鎮緊緊圍繞“黨建+電商”精準發力,積極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新路子,建立“1+N”黨員聯繫主播制度,服務覆蓋電商行業黨員30余人,創建了黨建引領文化旅遊和電商産業發展共同體,讓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
孫鐵鋪鎮陳大灣村朱樓小鎮漢服遊園會活動現場 攝影 謝萬柏
該鎮杏山村德寶林茶合作社、紅旗臺村晨隆專業合作社菊花種植基地、劉渡村天隆農業蔬菜種植基地等邀請網紅達人深入産業基地直播“帶貨”,不僅讓孫鐵鋪鎮特色農産品“走出深閨”,還倒逼一批農産品企業向産業鏈、價值鏈高處迸發。陳大灣村朱樓小鎮緊抓節假日消費熱點,組織開展特色“漢服巡遊秀”等活動,通過抖音直播、短視頻拍攝等方式,將朱樓小鎮原始的自然風貌、淳樸的民俗民風、新鮮綠色的農特産品推向更多人的視野,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文 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