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平頂山市葉縣食用菌産業園的菇房裏,幾名工人正忙著採摘成熟的菌菇,分揀包裝後外運銷售。
該産業園項目由葉縣綠城現代農業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建設及運營,總投資31859.77萬元,總佔地360畝,位於葉縣龍泉鎮草廠街村。項目一期26間工廠化食用菌倣生態智慧菇房已于2023年5月建成投入運營,主要産品為雙孢菇。
“雙孢菇也可以用大棚種植,但溫度無法控制,只能‘靠天吃飯’。”公司負責人苗松海介紹説,雙孢菇的生長期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太高太低都會影響品質和出菇量。倣生態菇房恒溫、恒濕、恒氧,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度等均可精密控制,不用擔心溫度太高或太低。
“一期投入運營以來,每日成品菇的産量約6噸,産品在國內市場擁有穩定的客戶基礎。二期正在加緊建設,首棟33間工廠化菇房預計7月底投産,日産量可達15噸,最大用工可達400人。”苗松海介紹。
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可實現日産鮮菇22噸,深加工産品日産10噸,産值1.5億元,直接帶動就業500人,間接帶動6000人以上,年綜合利用小麥秸稈10萬噸,覆蓋30萬畝小麥,為龍泉鎮35個行政村每年分紅8.57萬元,持續帶動發展村集體經濟。
葉縣是農業大縣,近年來在鞏固糧食産量的同時,堅持把做大做強特色産業作為推進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抓手,按照“縣有支柱産業、鄉有主導産業、村有特色産業”的發展思路,立足資源稟賦,科學規劃産業佈局,培育壯大特色産業。
該縣借助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契機,頂層謀劃、扶持引導、組織實施、強力推進,以“産業園+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模式,以鄉村振興産業帶為主線,規劃建設任店鎮韭菜産業園、龍泉鎮食用菌産業園、常村鎮艾草産業園、廉村鎮辣椒産業園以及田莊鄉、馬莊回族鄉現代農業産業園、夏李鄉循環農業産業園等。各鄉鎮抓住産業發展“牛鼻子”,拿出“硬本事”,亮出“真功夫”,賽産業、賽規模,新産業生機勃勃,老産業優勢突顯,有力促進了鄉村産業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産、産業化經營,實現鄉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如今,葉縣已初步形成畜牧養殖、特色種植、鄉村旅遊、電商流通、光伏産業和特色加工六大支柱産業,任店鎮月莊村、龍泉鎮草廠街村先後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文 焦萌 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