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固始縣:“多點開花”産業興 鄉村振興動能足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6-28 11:24:46

  近年來,信陽市固始縣聚焦産業振興,立足自身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以特色農業産業為引擎,通過進一步盤活農村閒置土地,加快農業配套設施建設,吸引了大批鄉土人才在家門口創業,多類特色産業發展如火如荼、遍地開花,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碩果滿枝銷售旺

  “大家抓緊,縣大別山水果批發市場的幾位老闆催著發貨了,其他的訂單今天也要加班加點裝好發出去……”在陳淋子鎮趙營村的百畝梨園裏,萬友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萬友一邊查看梨果分裝情況,一邊催促工人加快速度。

  梨園裏,工人們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採摘、運送梨果,四處一派繁忙的景象。

  趙營村流轉土地500余畝,種植梨樹1.5萬餘棵。6月份以來,梨園進入採摘季,預計産量將達50余萬斤,産值達100余萬元。梨園除流轉土地惠及130余戶群眾外,還吸納70多名群眾就近就業,實現了周邊群眾的穩定增産增收。

  稻蝦共養“錢”景廣

  位於固始縣北部的徐集鎮緊鄰淮河,水系資源豐富,存在大量灘塗。為把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利用到農業産業發展中來,該鎮出臺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在轉包土地、技術培訓、信息共享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吸引眾多在外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

  許國勝以前在蘇州市從事建築行業,幾年前他返鄉創業。2020年春,徐集鎮號召大力發展稻蝦共養産業,許國勝積極響應,申請註冊了合作社,成為全鎮扶持培育的第一批稻蝦共養産業大戶。“一畝地一年産小龍蝦260斤左右,按每斤10元計算,畝産值2600元。水稻1300斤按每斤1元計算,畝産值1300元。兩項加一塊畝産值為3900元,600畝總産值為230余萬元。除去各種開支成本,一年純收入有50萬元左右。”許國勝為每年的稻蝦共養算了一筆賬。

  一片片閒置多年的灘塗如今變成了盛産水稻、小龍蝦的高産田,不僅提高了水土利用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增強了綠色發展後勁,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

  現如今,稻蝦共養已成為固始縣農民種地的“新時尚”、農民增收的“新法寶”。稻田裏,蝦肥稻香,農民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精美柳編幸福來

  挑、壓、纏、繞、勒……在三河尖鎮河南達林工藝品有限公司,一根根柳條在工人手裏上下翻飛,經過起底、周徑、編幫、收口等工序後,就變成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的柳編工藝品。

  柳編是固始縣三河尖鎮傳統支柱産業,編織技藝傳承至今已有500多年曆史。108家柳編企業帶動全鎮7000戶農戶、1.6萬人發家致富,現有柳編工藝品20多個系列2萬多個品種,産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産值達3億元。

  三河尖鎮把小柳條發展成大産業,目前已形成集種植、加工、研發、外貿于一體的完整鏈條,讓這個流傳千年之久的老技藝為鄉村振興按下“加速鍵”。

  此外,固始縣還有甘甜多汁的沙土蘿蔔、香飄四溢的茶葉以及營養豐富的固始雞、固始鵝塊……在固始這片熱土上,特色化農業遍地開花,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産業”能量。(文 姚華麗 丁昌銘)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