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河南省水運“1號工程”沙潁河週口至省界航道升級改造工程沈丘航運樞紐船閘正式通航。
沙潁河週口至省界航道升級改造工程沈丘航運樞紐船閘正式通航 供圖 中交二航局
仲夏時節,天高雲闊。新修建的沈丘航運樞紐船閘氣勢雄偉,厚重巨大的閘門緊閉,從閘門上方的人行通道由上向下望去更覺工程浩大。伴隨著閘門緩緩打開,一艘艘船舶有序駛出,一聲聲船笛聲響徹閘室,一條中原地區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黃金水道”已然初具規模。
沈丘航運樞紐是沙潁河週口至省界航道升級改造工程PPP項目控制性工程,位於河南省週口市沈丘縣,建設內容有新建1座Ⅳ線船閘、1座Ⅱ等節制閘、15公里長水影響處理工程3個分部。船閘、節制閘依託沙潁河老河道左岸“裁彎取直”的灘地而建,船閘閘室採用整體塢式長廊道輸水結構,節制閘閘室採用鋼筋混凝土筏式底板開敞式結構,是一座集航運、調水等綜合利用功能于一體的航運樞紐工程。
貨船過閘 供圖 中交二航局
自項目開工進場,中交二航局項目建設團隊秉持“優質工程、安全工程、綠色工程”的理念,全面推行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智慧化全過程管理,深入開展“平安工地”建設,致力打造一條人文環保、水景交融、綠色和諧的“水上高速”通道。
項目建設團隊面對超深超大基坑的粉土、粉質粘土及輕粉質壤土複雜地質,採用“先降水後開挖,邊開挖邊支護”分層分段開挖工藝,設置信息化邊坡監測,確保安全建設;面對超多超大底板施工,項目技術團隊自主配製出“一高二低三摻”高工作性、低水化熱的混凝土,研發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冷卻水循環系統,確保工程優質建設;面對28個超高輸水式閘室墻建設,創新銅止水與橡膠止水相連接工藝,研發“四高”(安全性能高、施工效率高、品質控制高、成本效益高)後傾懸臂式模板體系,運用拼積木的手法將閘墻劃分為每層3米高的168個“集裝箱”進行分層分段施工,確保工程高效建設。
沈丘航運樞紐通航後,沙潁河週口至省界航道等級由Ⅴ級提升至Ⅳ級,能有效消除河南內河航道“中梗阻”瓶頸制約,將沙潁河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和主動脈,全面適應週口市“內河水運、臨港産業、生態城市”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需要;同時可以顯著降低“豫貨出海”成本,助力實現全國幹線航道網“兩橫一縱兩網十八線”規劃佈局在週口境內的建設目標。(文 李世遺 王志芳 郭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