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港區一線連,“國貨”赴俄去賺錢。
7月3日,在以小商品聞名全球的浙江金華義烏市,某企業負責人羅大周(化名)正忙著調配貨源,準備發往一千公里外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再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搭乘全貨機翱翔6000余公里,飛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5月18日淩晨,首批100噸貨物沿著這樣的路徑,完成愉快的旅程;到6月22日,共計8架次滿載金華貨物的飛機,飛在鄭州航空港到莫斯科的上空;接下來,還有10架次的飛機整裝待發。這單業務使用飛機18架次,運載貨物1700噸,總貨值超10億元,拉開了“金港連線”的序幕。
“金港連線”——金華出貨源、港區出運力,兩地分工明確、合作默契,共同打造“中國製造”輸俄貿易的新高地,預計一年新增貿易額達數百億元,將在鄭州航空港與莫斯科之間搭建新的中俄“經貿熱線”。
“金港連線”,空間無限。
鄭州航空港坐擁全球貨運機場40強的鄭州機場,年貨運量穩居全球40強,年貨運保障能力110萬噸,是我國僅次於北上廣深的第五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
有“物”有“流”,方為“物流”。鄭州航空港航空貨運運力充沛,“流”多“物”少“不夠吃”“吃不飽”。
與此同時,製造業發達的金華是出口大市,2023年,外貿出口額6630.7億元,位居中國出口貿易十強城市第六位。出口需求極大,運力相對短缺,僅義烏市需要外地補齊的空運缺口就達20余萬噸。“物”多“流”少,“消化”不及。
“‘金港連線’各展所長、互補所短,‘物’和‘流’完美結合,解決了各自的苦惱,實現了雙方的共贏。” 鄭州航空港區口岸管理局局長郭利超説。
一個在東南沿海,一個在中原大地,鄭州航空港和金華因為什麼“連”在一起?
“我們組成招商專班數次南下,最終贏得金華的‘芳心’。”鄭州航空港區口岸管理局高級專員季大凱告訴記者,今年1月,該局趁著春節臨近的大好時機,帶著來自家鄉的親情,南下拜訪浙江各地河南商會的“老鄉”,推介港區産業、尋求合作機緣。
“親情招商”攻勢猛烈,空運優勢無比誘人,金華河南商會當場表現出強烈的合作熱情。招商專班趁熱打鐵,邀請金華各位豫籍企業家到老家河南實地考察。一來一往,常來常往,雙方互動越來越多,談得越來越親,合作水到渠成。今年3月,雙方正式開啟合作,“金港連線”應運而生。
請客戶易,留客戶難。
俄羅斯方向訂單多,但航線緊張,申請難度尤其大。鄭州航空港、鄭州機場、河南本土航司等多個單位和部門同心協力,共解一道題,于5月初成功申請兩條飛往俄羅斯的航線,同時解決了結匯等一系列難題,形成了完整的服務方案,展示了保障航運的實力,促成了5月18日的首飛。
這也再次打動金華客商,決定進一步“升級”雙方的合作,在做好輸俄貿易的基礎上,謀劃打造“中國—哈薩克斯坦”的數字絲路跨境電商集貨樞紐項目,新增飛往南美洲主要國家的多條航線,讓“金港連線”連得更緊、連得更密。
嘗到“金港連線”的甜頭,鄭州航空港堅定了“走出去”“請進來”的信心。郭利超説,他們正搭建“豫流+浙物”通道,形成虹吸效應;謀劃建設“上海—港區”雙園區,共享招商資源;探索借“倉”出海新模式,同時用好金華等地在歐美國家的華僑資源,帶動河南省與相關國家的國際貿易、産業園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助力中部地區崛起。(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淩 趙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