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沁陽市白莊村幼兒園暑假託管班,老師正帶領小朋友們練習非洲鼓。暑假期間,該幼兒園積極開展暑假兒童託管服務,通過各類遊樂活動,讓孩子們學習技藝、增長知識,度過一個充實快樂的假期。楊帆 攝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革命戰爭年代的家書是革命歷史的見證……”
7月11日,新鄉市平原示範區橋北鄉劉庵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暑期公益小課堂,吸引了不少孩子參加。來自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的大學生志願者,通過誦讀紅色經典、講述紅色故事,帶領孩子們重溫紅色歷史。
文明有“形”,潤心無聲。暑期以來,全省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助力未成年人度過一個文明、健康、安全、多彩的假期。
“私自游泳非玩笑,區分水域很重要。預防溺水有妙招,遊前熱身不可少……”在週口市鄲城縣汲水鎮孟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返鄉大學生趙健除了輔導孩子們做作業,還將防溺水安全知識編成順口溜,帶著孩子們一起學。
“看到小朋友們認真學習,我覺得特別高興。”在趙健看來,暑期參加文明實踐志願服務,不僅是奉獻家鄉的一種形式,更能讓自己在深入農村、服務群眾中收穫成長。
在許昌市東城區天寶路街道李莊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兩委”牽頭開設暑期愛心託管班,組織志願者和共駐共建單位學校的老師參與,為孩子們“量身定制”各式各樣的趣味活動,有效解決家長們的帶娃難題。
公益課堂、安全教育、愛心託管、非遺體驗……在全省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返鄉大學生、社區志願者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帶領孩子們開啟了有“知”有“味”的假期生活,而“銀發族”也身體力行,用自己的默默付出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
7月12日,在洛陽市澗西區重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暑期託管班,兩位身穿紅馬甲的老人正在教孩子們製作黏土手工。
這兩位老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共享奶奶”。
去年以來,重三社區結合群眾需求,啟動了“共享奶奶”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鼓勵社區老年人發揮餘熱,義務為雙職工家庭子女提供上下學接送、託管、陪伴等服務,幫助不少居民解決了“看護難”問題。
進入暑期,20余位“共享奶奶”在社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扎了根”,她們變身“老師”“志願者”,帶著孩子們做作業、玩遊戲、做手工,將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成了孩子們的暑期快樂家園。
“假期爸爸媽媽沒時間陪我,但是有鄰居奶奶照看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玩,我覺得特別開心。”“真是太方便了!上班前把孩子送來,下班接回家,我們上班也安心。”……“共享奶奶”貼心的志願服務,不僅得到孩子們認可,也獲得家長點讚。
群眾的需求在哪,文明實踐的觸角就延伸到哪。炎炎夏日,遍佈中原大地的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裏,孩子們的笑臉、志願者的付出、家長們的認可,是最好的詮釋。(記者 金京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