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線直擊南陽防汛救災 救援不停 全力以“復”(防汛進行時)
7月14日8時至17日5時,南陽市社旗縣遭遇特大暴雨。16日5時30分,社旗縣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多年不遇的暴雨對全縣防汛工作提出了嚴峻考驗。
17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社旗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據該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胡明柱介紹,截至16日21時,唐河沿岸8個鄉鎮(街道)55個村(社區)需轉移的3752戶11560人已全部安全轉移。
“我們沿途注意到縣域內市民群眾大都在有序生産生活,是已全部恢復了嗎?”面對記者的詢問,胡明柱説:“16日下午,暴雨漸歇,社旗縣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立即開展清淤打掃、恢復交通工作。目前,古城區積水已全部排除,新城區部分路段還有一定積水,公安、城管等部門正在加緊排澇,城市迅速恢復正常運轉。”
據悉,該縣大馮營鎮此次降雨過程累計降水量830.7毫米,造成部分村莊、農田被淹。
17日11時,在大馮營鎮梁杜莊村,記者看到,挖掘機正在田間地頭作業,玉米田裏的積水順著剛挖掘的排水溝流進水渠裏。
社旗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陳春先正在田間指導村民做災後補救工作。他告訴記者,目前最主要的是把水排出去,把倒伏的玉米扶起來按“品”字形綁好。對缺肥苗弱的地塊追施尿素,接下來就是防治災後病蟲害。
防汛形勢同樣嚴峻的還有新野縣。
17日8時,新野縣巡堤人員發現,3天前關閉的唐河梅灣除澇閘出現滲漏現象,唐河水已漫延至附近幾個村莊。
新野縣及時上報、研判災情,南陽市組織由水利專家、武警、民兵、縣鄉村三級黨員幹部組成的團隊立即奔赴現場,開展防滲透工作。
13時30分,閘下滲透水流呈漸停趨勢。
作為南陽市的“出水口”,新野的防汛責任重大。
7月16日8時,新野縣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一級,並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渠道發佈預警信息。各部門密切監視流域雨情水情動態,精準研判、精準調度。
“截至17日14時,唐河(郭灘監測點)水位88.19米(超警戒水位0.96米),流量3550立方米每秒。全縣已安全轉移群眾15474人。”新野縣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新野縣將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繼續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加密監測預警預報,落實全天候、無死角、不間斷巡查防守制度,落實落細各項措施,時刻做到心中有數、有底、有方,遇緊急情況及時果斷處置,嚴防強降雨等災害造成安全事故,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記者 孟向東 曾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