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感受裏的改革溫度】中醫藥服務觸手可及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07-29 09:28:43

  原標題:中醫藥服務觸手可及(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 微感受裏的改革溫度)

  “老先生,你這痰濕體質,可不能吃太多肥肉了……”7月24日,南陽市臥龍區七里園鄉衛生院簽約中醫師黃湘來到趙莊村劉雲明家,為他把脈問診,進行履約服務。

  83歲的劉雲明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於黃醫生的耐心叮囑,他笑呵呵回應:“往後我只吃瘦肉,黃醫生,你放心!”

  劉雲明享受到的進門入戶的中醫藥服務,正是南陽市開展“萬名中醫師家庭簽約服務”的一個縮影。

  “作為醫聖故里,如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獨特優勢,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的中醫藥健康服務,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南陽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崔書克介紹,2022年5月以來,南陽市創新開展了“萬名中醫師家庭簽約服務”,安排1萬餘名中醫師點對點開展簽約服務,特別針對“一老、一少、一殘、一優撫、一低保”等重點人群,組織健康指導、疾病診療、康復保健等中醫藥服務。簽約群眾可隨時與包片中醫師聯繫。

  截至目前,該市常住人口簽約覆蓋率達9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率達95%以上,累計服務2900萬餘人次。

  “與傳統的一次性就診不同,簽約服務讓醫生能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長期跟蹤和管理,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既方便了群眾就醫,也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南陽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楊運卿介紹,該局以開展簽約服務為載體,與市衛生健康體育委員會、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加強中醫藥工作的意見》,在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增加中醫藥服務內容佔比原則上不低於30%。

  針對目前人口老齡化趨勢和日益增長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2023年6月,南陽市又創新開展了“萬名護工居家養老服務”,培養一批具有中醫特色技術的居家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將中醫藥融入重點人群的日常護理中,目前已累計培訓護工1.9萬餘人次。

  “現在吃中藥太方便了。”唐河縣張店鎮麥仁店村村民李木(化名)説。7月20日上午,唐河連降暴雨,80歲的李木突然發燒,由於行動不便,當地診所醫師李貴松便到患者家中問診,還通過手機端與唐河縣中醫院張春恒醫師進行遠程會診,確定藥方,並提供代煎、配送等服務。兩次服用中藥後,晚上7點老人體溫恢復了正常。

  以“萬名中醫師家庭簽約服務”和“萬名護工居家養老服務”為載體和抓手,織密織牢基層醫療服務網,南陽市通過創新實施“雙萬服務工程”,探索防治康養服務模式,使基層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優質中醫藥服務。今年4月13日,“中國特色防治康養的南陽模式”作為典型案例入選《醫療藍皮書:中國縣域醫共體發展報告(2023)》,並在全國推廣。

  “下一步我們將聯動各部門,健全激勵機制、豐富服務內容,推動‘雙萬服務工程’走深走實。”崔書克説。(記者 孟向東 曾倩 河南日報通訊員 劉超)

  專家點評

  “雙萬服務工程”架起中醫藥健康服務“連心橋”

  □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唐祖宣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南陽作為醫聖故里,充分發揮中醫藥服務優勢,探索了中國特色“防治康養”的南陽模式,帶來了有益的經驗啟示。

  發揮了中醫藥特色優勢。南陽市依託轄區萬名中醫師資源,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中醫藥服務佔比提高到30%,通過強化重點人群管理、中醫藥健康干預、健康行為模式養成等,讓群眾不生病、少生病。

  辦成了民生健康實事。南陽市把“雙萬服務工程”納入全市民生實事,搭建了簽約服務平臺,開展常態化巡診、遠程會診、中藥免煎煮配送,讓簽約居民不出家門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創新了三醫聯動機制。南陽市出台中醫藥醫保支持措施,推動醫院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預防為主”,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推動了公立醫院公益屬性的回歸。

  “雙萬服務工程”是南陽作為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在中醫藥健康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將努力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南陽力量。(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曾倩 整理)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