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8月7日從黃委水資源局獲悉,2023—2024年度黃河水量調度圓滿結束,本年度花園口天然徑流量528億立方米,較“八七”分水方案正常來水年偏少6%;黃河干流用水量232.77億立方米,為1999年黃河水量統一調度以來用水量第五位,超過多年均值20億立方米左右。
在黃河年度來水偏少的形勢下,黃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統籌做好抗旱保灌、生態流量管控等工作,精心部署、統籌謀劃,強化幹流及重要支流水資源調度管理,高品質完成黃河水量調度任務,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去秋今春,黃河流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抗旱用水需求量大。黃委立足“四個精準”要求,與受旱省(區)通力合作,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確保規模化養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區農作物時令灌溉用水,最大程度減輕乾旱影響和損失。本年度流域有關省(區)黃河干流抗旱用水合計27.03億立方米。其中,2024年6月27日8時黃河干流引水流量達3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黃委加強全河支流用水管理和生態流量監督管理,持續進行生態補水,推進幸福河湖建設。自2024年起,黃委對流域所有支流進行用水統計管理。黃河重點支流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納入水量統一調度管理,提升生態流量預警響應能力,實現12條重點支流、22個主要控制斷面生態流量或最小流量控制指標的保證率全部達標。(記者 譚勇 通訊員 劉叢 朱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