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赴韓國首爾採集甲骨文信息 甲骨踏上數字化“回國”路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08-12 09:23:27

  8月6日,記者獲悉,安陽師範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5名成員近日奔赴韓國首爾,對當地一家高校博物館收藏的甲骨片進行數字化採集。這是實驗室自成立以來首次到海外進行甲骨文數字化採集,標誌著散落海外的甲骨文物正式開啟數字化“回國”之路。

  “殷墟出土的甲骨總量約16萬片,國內約12萬片,國外3萬餘片,真正發表過的只有七八萬片,還有很多或深藏庫房,或散落民間,或流失國外。”實驗室主任劉永革介紹,今年5月,安陽市發佈“數字甲骨共創計劃”,同時成立“數字甲骨共創中心”,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和創新模式,對國內外甲骨藏品進行高清數據採集。

  此前,實驗室與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已開展前期技術研發,實現微痕增強的全信息模型、字形匹配AI的古文字搜索等技術突破,解決了甲骨實物“看不清”、文字“查不到”等問題。

  本次採集地點在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博物館,該館現藏甲骨8片(原7片,其中1片已碎成2片),最大的1片長約20釐米、寬不到10釐米。

  “‘數字甲骨共創計劃’項目對甲骨文的研究與發展很有意義。甲骨文是古老的文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是對人類的文化發展具有影響力的優秀文化遺産。”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博物館甲骨文保存負責人鄭慧蘭教授表示,此前他們並不了解這些甲骨片上記錄的信息,這次中方前來,他們可以更加了解甲骨文的意義和價值。

  “回國後,實驗室將會對採集到的高保真圖像進行處理,形成微痕增強的全信息數據模型,為收藏單位和數字甲骨國際共創中心共有,在‘殷契文淵’大數據平臺開放共享。”劉永革説。(記者 李林 楊之甜 通訊員 張愛善)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