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啟動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08-12 09:21:40

  原標題:2024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啟動 從“小金鐘”聆聽大河迴響(文化中國行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2024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啟動_fororder_p45_s

8月10日晚,2024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啟動儀式暨2024中國音樂小金鐘——首屆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開幕式音樂會在鄭州大劇院舉行。圖為童聲合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徐宗福 攝

  厚重黃河文化邂逅合唱高雅藝術,七夕之夜,一場特別的“國字號”音樂盛會來到鄭州。

  8月10日晚,寓意“黃河帆影,藝術之舟”的鄭州大劇院流光溢彩、星光熠熠。呂繼宏、戴玉強、王麗達、李秀英、陳瀅竹、李新現等多位“金鐘之星”悉數到場,著名指揮家許知俊、黃俊博等先後登臺,與中央歌劇院合唱團、內蒙古少年合唱團、河南理工大學力行合唱團、鄭州師範學院尚韻合唱團、鄭州愛樂樂團一起,為觀眾現場演繹一場別樣的音樂盛典。以2024中國音樂小金鐘——首屆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的啟幕為始,2024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正式啟動。

  樂動“小金鐘”,從多首曲目聆聽一條大河的動人迴響。當晚,混聲合唱《黃河認得我》,深情表達黃河兒女對黃河的深厚情感;歌曲《走西口》,以黃河流域獨特的地域風情和情感表達,講述黃河兒女對家鄉的眷戀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黃河大合唱》第七樂章《保衛黃河》更是將整個音樂會氛圍推向高潮。

  黃河之濱,風華“鄭”茂。“聚焦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通過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的舉辦,以文藝的形式不斷弘揚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説。

  多年來,鄭州市聚焦建設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全國重地,大力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深厚內涵,先後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微博文化之夜等大型文化活動,創新推出《唐宮夜宴》《水月洛神》等一批文藝精品和建業電影小鎮、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全方位塑造“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的文化標識。

  作為國內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青少年音樂盛會,“小金鐘”的舉辦將給鄭州、河南帶來哪些文化碰撞?

  “‘小金鐘’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會聚國內優秀合唱團隊與藝術家,不僅促進音樂藝術的交流互鑒,還將大大激發本土音樂人才的創作熱情與表演慾望,助力打造特色音樂生態,為河南音樂事業發展注入新鮮活力。”鄭州大學河南音樂學院院長戴玉強説。

  動人的音樂總是根植于厚重的文化,這方面,河南從不缺“樂感”。從八千年前的賈湖骨笛、五千年前的陶塤、四千年前的龍山特磬,再到豫劇、河南曲劇、越調等地方劇種,以及河南墜子、河洛大鼓、南陽鼓兒哼等曲種,豐富多樣的音樂形態也將反哺合唱藝術、給予大眾文化滋養。

  第一次來到河南,內蒙古少年合唱團16歲的敖奇帶著無盡好奇,與小夥伴們打卡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感受古都新風,“很震撼!通過現代聲光電技術,看到鄭州最初的模樣。感覺許多文化元素都能融入音樂及舞蹈創作中,比如豫劇唱腔。”敖奇興奮地説。

  用歌聲傳遞黃河文化獨特魅力,深入走進鄭州、讀懂鄭州。“小金鐘”展演期間,正在展出的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壁畫作品展、“絲綢之路·黃河:長河靈岩”主題展等黃河文化月活動與其相互輝映,來自全國的40支參演隊伍將以鄭州博物館、鄭州美術館、商城遺址公園為場景,開展文化沉浸式體驗及快閃活動,讓歌聲與文物、美術共鳴,展現城市歷史與現代文化共生交融的獨特魅力。

  以音樂為紐帶,以傳承為使命,黃河故事與青春活力在鄭州激情交響。(記者 祁道鵬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浩)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