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於南陽市南召縣的東原石業有限公司標準化鋼構廠房內,數十台切石機、切邊機、打磨機等設備分區排開,一塊塊從山上運來的碩大毛料方石經過幾道切割加工程式,變成了不同規格尺寸的花崗岩墻磚、地磚、異型石材産品,實現了“荒山變金山,石頭變金子”。“當地政府非常重視企業發展,在建設生産過程中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服務,讓我們感到很安心省心放心,將來更有信心和決心把企業做大做強、做成行業標杆。”東原石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黃金城介紹説。
南召縣按照“望聞問切”四字訣,以一流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品質發展,支持民營企業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望”即高瞻遠望,學習引導。南召縣聚焦民營經濟“兩個健康”學習生態圈打造,圍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全面提升素質能力、加大惠企政策解讀等方面,舉辦企業問題研討會、政企懇談會、親企愛企大講堂、黨的創新理論進企業宣講等活動,加強企業家的教育引導,大力弘揚“敢為人先,務實創新,義利並重,實業報國”企業家精神。
“聞”即俯身聽聞,虛心接納。南召縣把判斷營商環境好壞的裁量權交于企業家,每月開展營商環境基層站所評議活動,讓企業家評幹部、評單位、評環境,暢通反映問題和提出意見的“綠色通道”,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增強企業家獲得感、尊崇感。
“問”即問需于企,疏解難題。在民營經濟項目引進建設以及生産發展過程中,南召縣啟動“一企一策”、服務機制,開展黨政領導“愛企服務日”活動、“萬人助萬企”活動等,推出專班化、一站式企業服務機制,定期走訪企業,問需于企,服務送企,營造尊重、愛護、支持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濃厚社會氛圍。
“切”即如切如磋,相互砥礪。南召縣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商關係,做到“企業更有感,政府更有為,協同更有力”;堅持政企商“三側”協同,健全問題閉環解決機制,縣直單位、各鄉鎮一把手親自挂帥、一線督辦,幫助企業解決徵地、環評、道路、用水、用人等多個方面的難題,讓民營企業實現當年引進、當年建設、當年投産。
南召縣深刻領會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兩個健康”的重大部署,牢牢把握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重要任務,以民營經濟“十大行動”暨示範縣創建為抓手,認真做好民營經濟領域的團結、服務、引導、教育工作,有力促進了全縣民營經濟“兩個健康”。
2024年以來,南召縣協調各職能單位舉辦縣內企業線上招聘會5場、線下招聘會2場,共為63家企業招聘1300余人;強化銀企對接,創新擔保模式,累計為縣域598家企業擔保15億元,累計劃發放創業貸款242筆5500萬元,落實開業補貼31家15.5萬元;全縣1127名助企幹部分包企業3496家,收集企業各類問題共計1120條,辦結率100%;30余位部門“一把手”線上、線下全程沉浸式體驗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流程,發現問題22項,制定66項整改提升措施。(文 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