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首個主糧品種地方標準《豫麥》發佈,標誌著河南成為全國首個制定主糧品種地方標準的省份。
作為全國小麥第一大省,河南小麥産量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小麥種植面積、單産、總産均居全國第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豫麥》地方標準的發佈,將有力推進小麥産業高品質發展。
《豫麥》地方標準的制定,是一場匯聚智慧、精益求精的科學探索之旅。自2021年項目啟動以來,在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精心組織下,省市場監管局、省農業農村廳等多個部門鼎力支持,歷經多輪嚴格的樣品試驗分析、深入的論證研討、廣泛的意見徵集以及數次的修改完善,每一步都凝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智慧。特別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為鋼為代表的農業科研專家,精心選出優質小麥品種,通過無數次的科學實驗與對比分析,為《豫麥》地方標準的核心內容提供了數據支撐。
《豫麥》地方標準根據小麥的品質和適宜的加工用途,將小麥分為五類。豫麥1號,面筋含量高,筋力很強,為超強筋小麥,主要適用於配麥,或製作優質麵包等食品的小麥;豫麥2號,面筋含量高,筋力強,為強筋小麥,主要適用於製作麵包等食品,或適用於配麥的小麥;豫麥3號,面筋含量較高,筋力較強,為中強筋小麥,主要適用於製作優質麵條和餃子等蒸煮類食品的小麥;豫麥4號,面筋含量和筋力適中,為中筋小麥,主要適用於製作饅頭、普通麵條等食品的小麥;豫麥5號,面筋含量低,為低筋小麥,主要適用於製作蛋糕和酥性餅乾等食品的小麥。該地方標準還對豫麥的術語定義、品質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簽標識、包裝、儲存及運輸等各環節進行了全面規範。
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陳曉鵬表示,《豫麥》地方標準的實施將對小麥産業發展産生重要影響。它將有力促進河南省小麥種植結構的調整優化,推動小麥品質的整體提升,進一步擦亮河南優質小麥的金字招牌。同時,這一標準還將引領河南省小麥産業鏈向高端化方向發展,提升價值鏈水準,助力河南省由小麥資源大省邁向小麥産業強省。(記者 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