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遺址古人基因組數據首次發表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09-06 09:55:26

  原標題:仰韶村遺址古人基因組數據首次發表 填補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人群古基因組數據的部分空白

  記者9月5日獲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廈門大學等單位4日在英文期刊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在線發表論文《古代基因組揭示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人群動態歷史》,通過對仰韶文化命名地——仰韶村遺址的仰韶文化時期和龍山文化時期古人基因組進行研究,解析仰韶村遺址古人遺傳歷史,揭示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人群動態歷史。

  2020年8月,仰韶村遺址啟動第四次考古發掘。此次發掘開展了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等十幾項多學科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仰韶文化時期和龍山文化時期的古人DNA研究。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取樣提取和測序了仰韶村遺址的古人DNA,首次發表了仰韶村遺址8個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個體的古基因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仰韶村遺址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相關人群之間具有高度的遺傳連續性,並對中華民族的形成有著重要的遺傳貢獻。例如,各地漢族人群有57%—92%的遺傳成分來自以仰韶村遺址古人為代表的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古代人群,而這一比例在西藏藏族人群中也高達70%—80%。

  先前的研究表明,龍山文化時期的河南禹州瓦店、漯河郝家臺和淮陽平糧臺遺址的古代人群遺傳同質,並且受到來自東亞南方的遺傳影響。研究人員發現,這一南方基因流並沒有影響到鄰近的、同時期的仰韶村遺址龍山文化古人。部分仰韶村遺址龍山文化個體受到了古東北亞相關的基因流影響。古東北亞相關基因在黃河中游地區的出現可能與龍山文化時期河套地區對黃河流域的文化影響相關。

  研究人員還發現,部分仰韶村遺址龍山文化個體和1個來自瓦店遺址的龍山文化個體可以説是仰韶文化人群的直接後代,但目前尚不清楚為什麼這些“純粹”個體沒有受到東亞南部和古東北亞相關基因流的影響。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魏興濤認為,這項研究填補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人群古基因組數據的部分空白,對理解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人群歷史、華夏民族形成過程和承繼賡續、中華文明的起源傳播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張體義)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