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洋弟子”太極故里學太極
9月6日上午,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拳祖祠內,一場別開生面的太極武術文化交流活動正在進行。來自“發展中國家陳氏太極拳培訓班”的31名外國學員會聚於此,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太極十三勢”石雕前,太極拳優秀傳承人陳炳不僅親身示範太極拳的各個招式,還耐心解答了學員們的疑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太極拳的精髓所在。“太極拳講究陰陽平衡、剛柔並濟,這與地球晝夜交替、自然萬物相生相剋的自然規律不謀而合。”在陳炳的悉心指導下,學員們一絲不茍地學習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從懶扎衣、單鞭到白鶴亮翅、金剛搗碓,每個招式都力求到位,學員們就連太極招式的中文發音也不落下,這讓現場氣氛平添了幾分輕鬆的感覺。
“放鬆”是來自布隆迪的學員布裏安德最常挂在嘴邊的詞彙。他逐漸體會到,太極拳不僅是一種武術,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藝術。“通過在陳家溝學習太極拳,我對中華文化有了新的認知,太極拳的動作看似柔和緩慢,實則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與智慧,這種魅力,讓人著迷。”
來自埃格頓大學孔子學院的彼得有一個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太極拳在肯尼亞生根發芽,成為連接中非人民友誼的橋梁。彼得表示,希望能在肯尼亞建立一個太極拳俱樂部。相信通過俱樂部這個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學習太極拳,也為中國和非洲國家的年輕人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
學員們表示,通過參加此次太極拳交流活動,他們不僅學會了太極拳的基本招式和呼吸方法,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太極拳所蘊含的和諧、平衡和包容的哲學思想。
太極拳,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陳家溝探尋和體驗。在這裡,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因為太極拳而齊聚一堂,共同分享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與敬仰。
據了解,此次“發展中國家陳氏太極拳培訓班”為期21天,由商務部主辦、河南工業大學承辦。在華期間,來自埃塞俄比亞、布隆迪、肯尼亞、塞拉利昂等7個國家的31名武術愛好者通過現場教學、專題講座、考察交流等形式,在鄭州、陳家溝兩地開展系統化的陳式太極武術文化交流活動,深切感受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