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耕地保護處處長郭建民在田間地頭介紹展板 攝影 萬慶麗
國際在線河南消息(記者 萬慶麗):在田間地頭放置一個二維碼,老百姓只需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就可以知道自家的耕地在哪、永久基本農田在哪以及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上能幹啥、不能幹啥,能種啥、不能種啥。2024年6月以來,鄭州市推行“一碼看耕地”二維碼,探索建立耕地保護群眾參與機制,以科技手段助力耕地保護宣傳工作,為群眾提供了一個直觀、便捷的耕地信息查詢和監督舉報平臺。
前圈子村村委委員閆金科展示手機背面的“一碼看耕地”二維碼 攝影 萬慶麗
9月10日,記者在鄭州市中牟縣狼城崗鎮東西狼社區文體廣場、滎陽市高村鄉前圈子村基本農田旁邊的宣傳欄裏都看到了耕地保護的宣傳海報,上面除印製永久基本農田“四嚴禁”、耕地保護“六嚴禁”等耕地保護常識外,在居中醒目位置印製了一個微信二維碼。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耕地保護處處長郭建民、前圈子村村委委員閆金科手機背面,也都貼有一個“一碼看耕地”二維碼。
“一碼看耕地”頁面截圖
使用者掃碼後進入“一碼看耕地”頁面,手機程式會根據掃碼者所在的位置進行定位,顯示出本人所在村莊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的分佈範圍。通過系統中的“圖層切換”功能,使用者還可在衛星圖片和帶有路網標識的2D平面地圖之間進行切換,方便尋找身邊的耕地所在地。
在頁面上,記者發現了“政策”和“舉報”兩個功能按鍵。“群眾可以通過手機查詢到在永久基本農田中不允許進行的各類非農化、非糧化的違法行為,並可對發現的違法行為進行拍照和定位,實現一鍵舉報。”郭建民向記者介紹説,“一碼看耕地”的“看”字,既是查看,群眾可以查看到自己的耕地和基本農田信息;也是看護,群眾可以隨時監管自己的耕地,看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據郭建民介紹,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先後下發《關於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産的意見》,嚴禁違規佔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和非糧生産。但耕地“非糧化”的行為還是時有發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老百姓不知情、不清楚。雖是無意的違法行為也會造成一定的財産損失。基於此,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探索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手段,通過“一碼看耕地”讓老百姓了解耕地位置、永久基本農田位置以及面積、用途和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再利用一鍵監督功能,方便大家一鍵舉報。
“我們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讓群眾參與到耕地保護工作中來,讓耕地保護政策深入人心,保障群眾知情權,發揮群眾監督權,使其成為耕地保護的監督員、守衛者。”郭建民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