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浸染,丹桂飄香。又是一年中秋至,闔家團圓歡樂時。9月15日至9月17日中秋節假期期間,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洛陽博物館、開封市博物館及漯河市博物館等博物館均正常對外開放。各博物館精心策劃了多彩的文化活動與寓教于樂的研學課程,旨在讓每位到訪的遊客都能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中秋佳節。中秋假期氛圍濃,不妨選擇來博物館,與家人朋友一同共度溫馨美好的“文化中秋”。
來河南博物院,看華夏古樂團。2023年度河南省省級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藝術創作項目《風·雅·宋——宋樂情景賞聽會》將在河南博物院上演。這是一場古代音樂復原展演,也是濃縮融合了宋代宮廷生活場景、文人雅集、文人審美、市井文化、風俗禮儀的情景劇,引領觀眾近距離觀賞到活色生香的“風雅宋”。河南博物院主展館華夏古樂廳將繼續推出“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文化活動:樂從秋風起——甲辰中秋華夏古樂團專題古樂賞聽會。圍繞“月”,展現從《詩經》漢賦到唐詩宋詞裏的詩月情懷,結合樂曲、唱曲等,營造詩情畫意的中秋賞月、誦月、聽月的雅致氛圍。
同時,河南博物院推出中秋系列研學課程。在研學老師的帶領下,參與者不僅可以體驗“免門票預約+展廳主題文物精講”,還可以學習考古基礎知識、體驗青銅專題課堂、親自製作香包、觀看華夏古樂表演。
鄭州博物館將於9月17日開展“繁花似錦 豫見鄭博”中秋夜遊活動。NPC蘇軾一襲漢服現身鄭州博物館,與觀眾齊誦經典詩詞《水調歌頭》;《蓮鶴舞》表演動感展示著古老文物的文化底蘊,和合與共,鶴舞九天。遊客可以參與剪紙、拓片、猜燈謎、製作漆扇、體驗漢服等活動,加入“月餅投投樂”和“玉兔戴花環”等遊戲環節,在“紅樓詩會”與NPC對詩。夜遊期間館內免費開放16個展廳,提供義務講解3場。鄭州博物館為此次夜遊活動準備了5枚專屬印章,遊客可通過穿漢服、參與解謎活動來集齊印章,與鄭博中秋相約,共享浪漫文化盛宴。
鄭州博物館小劇場在中秋假期期間將推出親子魔術劇《鄭博奇豫記》。《鄭博奇豫記》將精彩的魔術表演和知識學習融合,為小朋友們打造一場開動腦筋、收穫知識、分享快樂的奇妙之旅。讓小朋友們在體驗魔術劇的同時學會保護文物、傳承文化、守護人類的精神文明,成為文明禮儀的踐行者、推廣者。
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結合節日習俗和館內資源準備了一場主題為“月滿中秋 古韻大河”的文化盛宴。中秋節假期期間,博物館不僅為遊客提供免費講解,還將舉辦制陶繪彩、鑽木取火、月下“陶陶”、中秋“new”兔、花燈邀明月和考古體驗等文博活動。遊客可以利用陶泥來製作一款獨屬於大河村的“陶泥月餅”;將嫦娥奔月的小故事畫在紙上,利用竹籤做燈籠框架,製作完成一款嫦娥奔月燈籠;在鑽木取火場地利用摩擦生熱的原理親身體驗了古人的取火之道;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自進行考古發掘體驗,初步掌握考古的基本方法及流程;利用扭扭棒扭出一隻小玉兔,放在禮盒中,並加入扭扭棒製作的花花草草,最終變成一幅關於玉兔的立體畫。
洛陽、漯河等地的博物館也推出各類 “中秋專屬”活動。洛陽博物館將舉辦DIY玻璃琺瑯夜燈手工社教活動,邀請各位小朋友們體驗非遺玻璃琺瑯彩工藝。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國運泱泱廳”講解參觀與漆扇研學課程。帶領小朋友們與漆扇進行一場超時空對話,一起追溯中秋起源,漫談中秋歷史。漯河市博物館推出“秋風入茶 月圓為念”體驗活動。本次活動共分為 “中秋清供”和“中秋茶話”兩個部分,帶領觀眾體驗茶文化的傳統之美。(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體義 見習記者 劉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