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開封市杞縣竹林鄉棗園,沉甸甸的“晉冬棗”挂滿枝頭,棗農胡香海正忙著採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今年的大棗長得特別好,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這滿園的果實就是咱家的‘金疙瘩’。”胡香海興奮地説。
棗農看著豐收的“晉冬棗”喜笑顏開 攝影 劉銀忠
據胡香海介紹,自2016年從山西引進“晉冬棗”這一新品種以來,他的棗園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該品種憑藉其個大、香甜、酥脆、含糖量高的特點,迅速在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晉冬棗”每年八月底開始成熟,經濟效益顯著,果農年收入可突破十萬元大關。
前來棗園摘棗的遊客 攝影 劉銀忠
竹林鄉黨委書記李青傑表示,胡香海的成功是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案例。“我們將繼續通過黨建引領,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鼓勵更多村民擴大大棗種植規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産品品牌;同時結合‘農家採摘+合作社+文旅融合’的發展模式,促進農業、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帶動全鄉人民共同走上富裕之路。”李青傑説。
小小的“晉冬棗”不僅讓當地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也為鄉村振興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徑,展現了新時代農村發展的新氣象、新風貌。(文 呂要軍 劉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