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光山縣東嶽村:一根網線牽出小山村大變化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0-08 14:54:23

  10月7日,在信陽市光山縣東嶽村電商服務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正在進行,“東嶽老楊”楊長太正向直播間觀眾展示最新上市的優質稻米。5年來,楊長太把手機變成“新農具”,將村民的生態稻米、麻鴨蛋、掛麵、蜂蜜、紅薯粉條、甜米酒、菜籽油等特色農副産品賣到了全國各地。

信陽市光山縣東嶽村:一根網線牽出小山村大變化

主播直播售賣優質稻米 攝影 上官幼林

  光山縣以打造“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為契機,用電商帶動農副産品銷售,助力鄉村振興,建成23個鄉鎮服務站、63家農特産品直播基地和公共直播間、239個村級電商服務和快遞網點。2023年,該縣農村網絡零售額為19.8億元,入選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

  “我們下足功夫培育‘鄉村主播’,購置3套直播設備,鼓勵東嶽實業等企業開設直播間。從‘第一書記’直播‘帶貨’到‘鄉村主播’走上前臺,‘東嶽老楊’‘小芳姑娘’‘余糧紅梅’等線上主播名氣越來越大。”東嶽村黨總支書記楊長家介紹説,村裏成立了電商服務中心,引入多個電商平臺,增設了物流快遞網點,村裏60%的農産品都是經過網絡平臺銷售出去。

信陽市光山縣東嶽村:一根網線牽出小山村大變化

大美東嶽 攝影 徐大遲

  為讓農産品“賣得硬”,農民有好收入,東嶽村大力發展“多彩田園”産業,發展優質稻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種植油茶和茶葉增加農民收入,通過申報農産品“三品一標”提高産品附加值。

  鄉村産業蓬勃發展,群眾的收入“節節高”,村裏投入資金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建設民俗文化廣場1處、旅遊廁所12個、污水處理設施3處、民俗文化長廊90米、綠化帶1200米,種植各類樹木500余棵,配套建設2處標準化停車場、百畝花海園、花鼓戲大道、稻田火車、花鼓戲傳承中心、東嶽古街、村史館、東嶽客棧等基礎設施。

  一排排連體大棚裏,一叢叢藍莓樹生機勃勃。“藍莓園採用數字化管理,配備了智慧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工作非常輕鬆。”村民肖鳳琴説。

  這個名叫小余兒的共富藍莓園,豐産期每畝可産藍莓10萬斤到15萬斤,産值達到150萬。“實現共富共享是我們的目標。”該村文産特派員高慧慧介紹説,小余兒共富藍莓園是企業、村民聯手打造的原生態農産品品牌,採取多元化合作,讓村民參與産業發展全過程,聯農帶農促增收,打造可複製、能落地、易推廣的鄉村産業經營新模式。

  2022年,東嶽村引進文産特派員,進行文化和産業挖掘,設計包裝了一批農特産品,提升農特産品的附加值,帶動消費升級。“陳的心肝”紅茶、“有鹽在先”油條掛麵、“東嶽土燒”酒、“油菜花”帆布包……一個個土得掉渣的農産品,在文化“加持下”,不僅新“潮”,還受到顧客火熱追捧。

  尋找村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的密碼,東嶽村走穩特色産業之路,鄉村振興美好前景未來可期。(文 盛鵬 向宣垣)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