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省專利促進和保護條例》明年1月1日起施行 鑄牢專利護盾 點亮創新之光
日前,《河南省專利促進和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河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為河南省進一步鑄牢專利護盾、點亮創新之光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條例》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科技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引擎。近年來,河南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知識産權創造活力持續增強,運用效能持續優化,保護能力持續提升,服務品質持續提高。截至今年6月,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8.8萬件,是“十三五”末的2倍。
“加快完善專利地方立法,推動專利促進和保護工作高品質發展,是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重要支撐。”省人大法制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河南省發明專利創新不足,轉化應用較弱、管理與服務有待改進等問題,制定《條例》,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專利創造與運用、加強專利服務與管理,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專利應用水準是十分必要的。
河南省知識産權維權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認為,《條例》中建立健全專利預警機制、運用“先使用後付費”方式、加大對重復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等,都很值得關注。
《條例》明確,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專利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專利預警機制,監測和通報重點區域、行業、産業和技術領域的國內外專利狀況、發展趨勢和競爭態勢,及時向社會公佈具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事件並對可能産生的風險發出預警。該規定將助力企業或者組織及時調整研發策略、保護自身權益,從而在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
為更好打通專利轉移轉化“最後一公里”,讓更多專利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條例》明確,鼓勵和引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後付費方式把專利許可給中小微企業使用。專利許可轉讓“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長期以來獲得專利成果渠道不暢、許可門檻過高的難題,兼顧了雙方訴求,能夠推動專利産業化與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雙向奔赴”。
就如何促進利用財政性資金形成專利的實施問題,《條例》要求,建立專利公開實施清單制度。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主體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學技術計劃項目所形成的專利,自授權公告之日起滿三年無正當理由未實施的,應當納入公開實施清單,並由專利權人合理確定專利公開實施的方式和費用標準。
《條例》在獎勵問題上,既突出對發明創造的獎勵,也考慮到對專利轉化推廣運用的獎勵。《條例》明確,省人民政府設立河南省專利獎,對進行發明創造、專利轉化推廣運用,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利權人、發明人(設計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同時,《條例》還明確,在進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科學技術獎勵和技術創新獎勵項目評審等方面,相關專利可作為評審的重要因素。
加強專利權利保護,打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重復侵權行為。《條例》加大了對專利重復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明確由負責專利執法的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四倍以下的罰款。(記者 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