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有機的葉菜、五彩斑斕的辣椒、爽脆可口的冰激淩蘿蔔……將種業博覽會開在田埂上,一場關於蔬菜的産品發佈有看點。
10月26日,鄭州市惠濟區中原種業科技園,2024第六屆鄭州種業博覽會暨第九屆中原國際種業科技展覽會在此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種業專家、蔬菜種植戶和種子經銷商等齊聚這裡,觀摩蔬菜新品、逛展交流採購、探討種業振興,“蔬”寫産業發展新篇章。
這裡的蔬菜品類不一般。20萬平方米的展區內,通過田間露地、蔬菜大棚、品牌展館等,集中展出全國700多家企業的6000多個蔬菜和鮮食玉米新優品種,涵蓋茄果類、瓜類、豆類、葉菜等50多個蔬菜品類。這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蔬菜品種展示會。
這個博覽會科技感滿滿。聚焦蔬菜農資全産業鏈,相關農藥、化肥、包裝加工設備、溫棚物資、育苗設施等最新産品集中亮相,數十項綠色病蟲防控、節水灌溉、精準施肥等先進技術競相展示。機械化專區內,蔬菜從播種、移栽、水肥一體化到采收的全流程清晰呈現,展現現代農業機械對國家大宗蔬菜産業的科技加持。
“種子是現代農業的‘晶片’,蔬菜是大食物觀的主角,餐桌營養供給接近40%,是佔比最高的鮮活農産品。”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溫常龍説,通過這樣“接地氣”的展覽,不僅為全國蔬菜科研單位、企業提供最新育種成果交流平臺,也為廣大菜農、種子經銷商等提供最直觀的選種“窗口”,“多年來,我們在蔬菜應急保供類、耐貯運新品種方面取得成果,許多新品種也是從這個展會逐步推廣至歐美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中原種業科技園內,鮮食玉米、番茄、黃瓜、蘿蔔等各式蔬菜長在田間地頭,通過長勢看性狀,不同品種同臺“打擂”。來自國內外近百位種業專家走進園區,聚焦全國花菜新品種、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新品種以及全省農作物(辣椒)良種攻關項目新品種等進行觀摩,探討行業新技術與發展新趨勢。
品牌展館中,來自全國的蔬菜育種單位將南瓜、香菇、冬瓜等優質果蔬悉數“搬”上展臺。
來自駐馬店的蔬菜種植大戶王天安,對鄭州市農業科技研究院的諸多新品特別感興趣。展位上,鄭茄23-78、青戀124、鄭番1822、鄭黃916等40多個優質蔬菜品種一字排開,頗為亮眼,“每年展會都來,去年選種的鄭椒761在口感、産量和抗病害方面都表現特別好,今年打算再篩選一些新品種,擴大多品類蔬菜種植。”王天安説。
良種一粒重千鈞。連續多年舉辦鄭州種業博覽會,也是惠濟區著眼現代農業,提速區域特色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作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綠色農業示範區,多年來,我們緊緊圍繞黃河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科技興農行動。”惠濟區區長李偉光説,惠濟近年著力打造以中原種業科技園等企業為代表的鄉村産業帶,借力河南、山東、河北等全國最大蔬菜産區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依託沿黃和美鄉村建設規劃,將種業會展與沿黃村莊産業發展相結合,以種子種植、推廣、交流、展示、交易為抓手帶動沿黃區域經濟社會持續躍遷,同時助力“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産業鏈發展。
第六屆鄭州種業博覽會開幕當天,鄭州市政府與中原農谷管委會簽訂現代種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原農谷(鄭州)種業創新基地在惠濟區揭牌,聚焦推動更多優勢創新資源納入中原農谷種業創新體系,雙方將攜手加快實現種業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助推河南農業發展。
春華秋實,碩果飄香。在中原種業科技園聚焦果蔬看品種、品品種、論品種,這場開在田埂上的蔬菜種業博覽會不一般。(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祁道鵬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