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於信陽市羅山縣周黨鎮中山村的河南深桐林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野菊花生機勃勃,鋪展開一幅絢爛的畫卷。
中山村所在的大別山區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是“北藥”的南界、“南藥”的北界,中藥資源具有生物多樣性明顯及藥材産地正、種類多、品質佳、品質高、産量大的特點。
“我們今年種植野菊花200畝,全部是專家選育的良種,畝産幹花100公斤至150公斤,每公斤幹花可收入30元左右。眼下,我們正在準備機收菊花,下茬準備套種蒲公英,明年每畝的複合收益會更高。”中山村家庭農場負責人任斌説。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片菊花帶動一方經濟。野菊花從種植、管理到采收,都需要人工。據了解,2024年野菊花種植已在當地用工2000余人次,帶動群眾增收20余萬元。
下一步,周黨鎮將深入挖掘菊花産業在農旅融合、觀賞等方面的附加值,圍繞菊花産業嘗試打造農村“網紅”打卡地,並積極探索“企業+基地+農戶+公司”合作模式,引導當地群眾利用荒山、荒坡種植,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規模化發展,打造“種産銷”一體化産業鏈條,多舉措拓寬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渠道,讓一朵朵菊花扮靚村莊、“鋪”出鄉村致富路。(文 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