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呈奇,文明閃耀。11月15日,紀念甲骨文發現125週年學術研討會暨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安陽師範學院舉行。來自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代表300余人參會。
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是以安陽師範學院為牽頭單位,聯合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館、河南省社科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相關單位組建的省級甲骨文研究平臺和傳承甲骨文文化的應用平臺。
這個省級研究院緣何“花落”安陽師範學院?
地處甲骨文的“故鄉”,安陽師範學院自20世紀80年代起深耕甲骨文研究,學校擁有甲骨學研究領域全國唯一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創新團隊,建有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甲骨學與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立甲骨文活化利用中心,建成全球最大的甲骨文大數據平臺“殷契文淵”。學校牽頭組織實施全球甲骨文數字回歸計劃,散落海外的7片甲骨今年8月首次以數字化形式回歸。
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執行院長、安陽師範學院教授郭旭東向記者介紹,因安陽師範學院建有甲骨文研究院,省政協建議以其為基礎,整合省社科院、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博物館的甲骨文研究力量,在安陽師範學院成立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
今年6月,河南省教育廳下發《關於同意安陽師範學院組建“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的批復》文件。
“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的成立,將引領我省甲骨文研究和文化歷史研究邁向新高度。”郭旭東表示。
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下設四個研究室:甲骨文字研究室負責甲骨文字考釋、資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加快解決甲骨學研究的瓶頸問題;甲骨文與殷商文化研究室負責挖掘闡述甲骨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文化和歷史價值,為探源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提供文字支撐;殷商考古研究室負責殷商考古及成果的研究、宣傳和推廣,探尋殷商文化源頭,進一步推動殷墟發掘;甲骨文活化利用研究室負責甲骨文的推廣普及和活化利用,培訓中小學甲骨文種子教師,扶持甲骨文文創産品研發等。
研究院未來如何發展?
郭旭東介紹,一是要打造會聚全省甲骨文研究精英的“智囊團”,設立多個專業部門形成強大的研究合力。同時,建立常態化的學術交流機制,定期召開研討會。在研究成果上,堅持開放共享的原則,推動資源互通,共同推動甲骨學研究走向深入。
二是要深入挖掘甲骨文文字考釋以及蘊含的文化思想,並探索其在當代社會的活化利用,讓這一古老文字煥發新生。
三是將聯合培養碩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為甲骨學研究注入新生力量。此外,研究院還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助力河南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推動文化事業與産業的共同繁榮。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讓更多人了解、愛上甲骨文,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記者 李林 楊之甜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