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殷墟博物館“00後”文創設計師郭嘉欣: 文創火出圈 文物“活”起來(了不起的甲骨文)
在殷墟博物館禮文宮文創商店,剛剛“上新”的軟萌可愛的“亞長兵器庫”系列文創毛絨玩具廣受遊客喜愛。 郭嘉欣 攝
禮文宮又上新了!
“黃色的是獸首銅刀,粉色的是亞長銅鉞,粉黃相間的是銅骹玉矛……”11月10日,來到位於殷墟博物館一樓的禮文宮文創店,文創設計師郭嘉欣給記者介紹,眼前這些五顏六色的“毛絨兵器”正是剛剛上新的亞長兵器庫系列毛絨玩具。
“亞長兵器庫”系列毛絨玩具
郭嘉欣是“00後”,2023年畢業于蘭州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我是安陽本地人,從小對殷墟文化耳濡目染,能回到家鄉從事自己喜歡的設計工作,我很滿足,也很快樂。”郭嘉欣説,他們的設計團隊成員大多是“90後”“00後”,年輕人常聚在一起進行“頭腦風暴”,設計出許多有趣的文創産品。
一款名為“鸮鸮”的幹發帽,是郭嘉欣全程參與設計的“銷冠”産品。“我平時會買很多很可愛的幹發帽,尤其是各種聯名款。後來我就想,殷墟出土了那麼多文物,大都造型獨特、模樣可愛,不如就做一個跟殷墟相關的幹發帽。”談及幹發帽的靈感來源,郭嘉欣展示出小女生的一面。
“鸮鸮”幹發帽
“‘鸮鸮’幹發帽以婦好墓出土的鸮尊為原型設計而成。鸮,俗稱貓頭鷹。在古代,鸮是人們喜愛和崇拜的神鳥。幹發帽的造型正是一隻眼睛大大的貓頭鷹,呈青銅綠色,造型可愛,面向市場推出後,銷量很好,常常處於缺貨預售狀態,很多網友在網上給我們留言‘一帽難求’。”郭嘉欣言語間難掩驕傲。
牛尊冰箱貼、殷商紋飾鑰匙鏈、饕餮紋飾雨傘……據悉,禮文宮目前共有各類殷墟相關的文創近300種。這些文創産品的設計靈感來自生活,更多則來源於殷墟博物館館藏文物本身。
“每款産品的問世,背後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設計前要對館藏文物學習研究,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郭嘉欣告訴記者,她閒暇之餘便會“泡”在館內,細緻觀察各類造型獨特的文物,並通過翻閱資料和請教專家進行全面深入地學習。
郭嘉欣説,目前的文創産品大都是從各類青銅器上提取紋飾,並以亞長牛尊、婦好鸮尊、甲骨片等文物為原型進行再設計。與此同時,廣大遊客和網友感興趣的文物,更是他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殷墟博物館內,“網紅文物”不在少數。額頭寬平、濃眉深目、面顴突出、鼻寬凸起的陶制人頭,“刻畫”出3000多年前殷商人的模樣;憨厚可愛的豬首陶器,因酷似“小豬佩奇”的外觀讓其成為館內“顯眼包”;出土于亞長墓的亞長牛尊更是目前為止殷墟出土的唯一牛形青銅器,堪稱“鎮館之寶”……
“網友們經常會在網上跟我們留言互動,我們也會時刻關注大家呼聲比較高的想法和建議。陶人胸針、陶豬茶壺、牛尊冰箱貼等文創産品便應運而生,加上價格適中,一經推出,賣得十分火爆。”郭嘉欣説。
殷墟博物館新館自今年2月正式開館以來,前來參觀的遊客和團隊絡繹不絕,一直是熱門打卡地。因此,逛完館,再買個文創産品帶回家成了殷墟博物館遊客的“標配”。
“我買了甲骨十二生肖筆記本、銅手毛絨玩具、牛尊鸮尊玩偶。之前,我去過很多博物館參觀,也很喜歡收集文創周邊。今天來到殷墟博物館,這裡的文創産品種類豐富,造型可愛有趣,簡直都想帶回家!”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遊客劉女士高興地説。
“殷墟文化博大精深,館裏的每件文物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覺得文創産品是很好的媒介,每個文創産品都可以是文物背後故事的延續,通過文創産品反映文物,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助力文物‘活起來’‘火起來’。”郭嘉欣向記者透露,下一步,他們會持續關注遊客喜好和網友建議,重點開發“婦好化粧間”“小王子日常”等系列産品。(記者 李林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阿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