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考綜合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來源:鄭州日報  |  2024-11-22 09:45:28

  原標題: 去年全市高中教育投入超60億元、4年建成並投用市屬公辦普通高中16所……鄭州高考綜合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2022年,河南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2025年將實行首屆新高考。目前,鄭州市新高考改革情況如何?成效怎樣?11月21日,鄭州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主任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鄭州市落實國家高考綜合改革政策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兩年來,鄭州市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認真落實國家關於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優化辦學條件,提升育人品質,創新教學管理,新高考改革正在穩步推進。

  紮實推進新高考改革

  深化高考綜合改革,事關千家萬戶切身利益,政策性強、關注度高。

  河南省是第五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8省之一。從2022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學生開始,實行依據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模式。到2025年,這屆學生將參加新高考。

  目前,新高考已進入倒計時階段。圍繞深入落實新高考綜合改革,鄭州市採取了哪些措施?報告提到,按照全省統一部署,鄭州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需求,錨定教育強市建設目標,加快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政策落地落實。

  強化高考綜合改革保障。成立由鄭州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高考綜合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教育局成立教育系統高考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建立市、縣兩級部門聯動協同機制。2023年,全市高中教育投入達到60.39億元,市本級高中教育投入38.94億元。

  優化普通高中辦學條件。2021年以來,全市已建成並投用市屬公辦普通高中16所,增加教學班706個、普通高中學位3.53萬個,普通高中大班額問題得到逐步緩解。

  師資是高考綜合改革的第一資源,鄭州市多重發力,實現教師增量提質。引進北大、清華等知名高校1295名優秀畢業生到鄭州市公辦高中任教。近三年,全市公辦高中共招聘新任教師1909人,其中第一學歷研究生1145人。開展全方位、全學段、多層次培訓工作,累計培訓高中教師2.5萬人次。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鄭州市通過“高中校長進高校”“高校院士進高中校園”等系列活動,圍繞“院校專業組”整體研究高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招生就業情況,積極探索高考綜合改革招生考試實踐路徑。

  配套改革不斷深化

  實行新高考,配套改革落實情況如何?報告提到,鄭州市採取信息化賦能、“雙改”蓄能、“雙評”增能、“指導”擴能等舉措,紮實推進新高考改革,育人方式改革不斷深化。

  信息化賦能,以技術支撐促改革走穩。全面推進以標準化考點為基本內容的考試安全環境建設,整合、重構標準化考點的5大系統(視頻會議、網上巡查、 作弊防控、身份識別和業務系統),實現從“模擬”到“數字”、“標清”到“高清”、“看得見”到“看得清”、“功能有”到“功能全”、“有效果”到“效果好”的跨越。深度挖掘國家、省智慧教育平台資源,進一步充實“學在鄭州”學習平台資源,以數字化應用賦能教育教學品質提升。

  “雙改”蓄能,以品質提升促改革走深。聚焦“雙改”,深度鑽研,從內蓄能,提升育人品質。打造14個高中學科150余節省、部級“精品課”,並以“精品課”建設為載體推進課程改革,促進育人方式變革。實施強科培優行動,強化學科育人體系建設,目前,鄭州市有市級學科基地97個,評估認定市級特色高中共49所,實現學科基地縣域全覆蓋、學科全覆蓋,60%的公辦普通高中建成省、市特色高中。

  “雙評”增能,以評價導引促改革走遠。在普通高中學校實施增值性評價,通過數據跟蹤,精準分析不同學校、學生的進步狀況,更有針對性地指導高中學校提升教育教學效能。充分利用省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引導高中學校利用綜合素質評價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2023—2024學年下學期,全市140所高中學校共填報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132.7萬項。

  “指導”擴能,以學生發展促改革走實。聚焦學生發展,引導學校構建“1+1+3”學生發展指導教育體系,即搭建1個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工作室,建設1套學生發展指導課程體系,從家庭、學校、社會3個維度協同發力,增強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發展指導能力,提升學生自身發展規劃意識與能力。目前鄭州市培育第一批市級工作室主持人20名。

  全力保障新高考政策平穩落地

  2025年新高考將全面落地,接下來,鄭州市還將推出哪些舉措確保改革措施落實?按照報告,下一步,鄭州市將強化部門聯動,齊抓共管,進一步改善改革條件,深化配套改革實施,加快推進普通高中教育高品質發展,全力保障國家高考綜合改革政策在鄭州市平穩落地。

  強化資源供給。按照“增總量、優佈局、調結構”的原則,以清單化推進鄭州市普通高中新建校和改擴建校建設,努力實現完成新增1.55萬個公辦普通高中學位的總目標;穩步有序推進綜合高中試點建設,持續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供給。

  創新普通高中教師編制管理。加大新高考選課走班背景下的教師配置力度,推動建立學科師資資源儲備庫或者出臺相關機制,在學校之間有效調整,滿足學校選課走班後結構性缺編的實際需求,緩解選課帶來的教師“潮汐問題”。

  加強標準化考點建設。於今年完成7個改建考點和14個新建外遷高中考點建設,預計將增加高清考點21個、考場799個。推動第二、第三批標準化考點建設工作。

  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教育。圍繞大學92個專業門類深入分析,了解學科相關度,提升教學針對性。指導全市高中學校加強大數據分析,提高學生個人學業把握準度。加強學生發展指導,結合學校實際,構建內涵豐富、三年一貫的學生發展指導課程體系,將學生發展指導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保證課時。

  優化課程體系建設。精準推進國家課程教材系列培訓,提升教師課程與教學實施能力。以普通高中學科基地建設和特色高中建設為抓手,推動普通高中教育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形成“一校一品、百花齊放”的多樣化發展新格局,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記者 董艷竹)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