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陽市西峽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生態區位和生態資源優勢,探索出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西峽實踐”,實現了山川增綠、林業增效、群眾增收的多贏目標。
在五里橋鎮土槽村,成群的遊客在此嬉戲遊玩、打卡拍照,山道兩旁古樸的民居、棕色的木屋錯落有致,一幅鄉村生態秀美畫卷映入眼簾。這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正是西峽縣狠抓森林康養産業的真實寫照。
西峽縣依託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土槽村等農旅融合專業村49個,創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2個、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11個、省級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和省級休閒觀光莊園各1個,帶動3萬餘名農民吃上了“生態旅遊飯”。該縣建成鸛河生態文化園等惠民工程,建設恐龍小鎮、獼猴桃小鎮、香菇小鎮等,形成了“全域景區、景城一體、村景融合”的發展格局;培育老界嶺等戶外運動基地和森林探險、滑雪、攀岩等生態旅遊項目,為生態康養旅遊注入新動能。
在向日葵專業合作社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工人們為剛種下的白芷等中藥材鋪蓋塑膠薄膜,確保出苗率。據該基地負責人沈文武介紹,目前已建成燕崗、走馬崗2個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4000畝,與2000多農戶建立了合作關係,2023年實現産值5000多萬元。
林下經濟不與糧爭田,不與林爭地。西峽縣積極拓展林下空間,開展複合經營,把做大特色、做優特色、做強特色作為提升林業經濟競爭力、影響力、生命力的根本途徑,以林藥、林菌、林禽、林蜂為主要模式,開闢出新的發展空間,有效緩解了用地難題。該縣積極吸引社會資本上山入林,投資林業建設,全縣涉林企業達80多家,有專業合作社150多個,流轉林地面積42萬畝,完成了9.8萬畝國儲林建設任務,參與了南水北調水源涵養林、國土綠化示範項目等建設,被確定為全省集體林經營權流轉試點縣和“兩山”轉化試點示範縣。
下一步,西峽縣將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不斷築牢生態環境安全屏障,著力推進增綠與增富、優生態與促振興有機融合,實現山青、水秀、民富、縣強的奮鬥目標,為南陽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綠色力量。(文 王小軍 王鴻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