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記者從濮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在日前舉行的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2024年5G工廠名錄》,中國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5G全連接工廠、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5G工廠、天能集團(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動力電池製造5G工廠、濮陽龍豐紙業有限公司5G全連接工廠4個項目成功入選。
據介紹,濮陽市本次入選項目佔全省入選項目數量的26.7%,位居全省第一;同時,也實現了該市“5G工廠”領域“零的突破”。
從全省來看,濮陽市在工業規模總量、規上企業數量等方面並不佔優。該市緣何逆勢突圍?
示範引領 破題攻堅
走進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只見其指揮控制中心前方的空地上,一個黃色圓圈及圈內大大的H形標識特別醒目。
“這是我們5G無人機的‘機場’。”中原大化相關技術人員説,無人機通過高低飛行、角度轉換、紅外熱成像等操作規程,可對廠區的煤化工核心裝置氣化爐、空分冷箱、甲醇罐區等30個巡檢點位進行全方位實時智慧巡檢,“將無人機等數字化感知終端的實時數據引入智慧AI平臺,融匯視頻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提升了企業裝置本質安全水準和人員安全水準。”
對於化工産業來説,借“智”生産,是實現高水準安全的“底氣”。
截至目前,中原大化“5G+智慧終端+AI分析”多維一體的綜合應用場景,已累計發現隱患20余處,輔助現場快速處理緊急情況30余次,“三違”人次降低70%,避免企業經濟損失2160萬元。
中原大化的創新嘗試,並非“單打獨鬥”。“堅持以點帶面、典型帶路,注重分類施策,致力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標杆企業和示範項目。”濮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説。
濮陽市組織開展規上製造企業診斷服務,梳理企業痛點難點,“一企一策”提出數字化轉型發展解決方案,推動企業建設智慧應用場景。今年全市已診斷完成企業422家,累計診斷完成624家。同時,該市實施智慧製造提升行動,推動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産製造、品質管理、行銷服務等環節利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
全力建設5G、算力等基礎設施,為濮陽市“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截至目前,該市共建成5G基站7481個,實現鄉鎮以上城區及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為工業企業內外網改造提供免費5G網絡。
頂層設計 重抓重推
濮陽市産業結構“偏重”,傳統産業項目較多,數字化轉型是建設製造強市的重要抓手和“關鍵一招”。該市堅持高位推動,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將“一轉帶三化”工作納入製造業倍增行動進行重點安排。同時,成立數字化轉型戰略工作專班,嚴格落實“周通報、月調度、年考核”的工作機制,已召開35次5G網絡建設和産業發展協調推進會,對重大問題、重點工作、重要事項進行交辦,確保各項任務措施落實落地。
該市還將“一轉帶三化”主要工作目標納入“萬人助萬企”年度考核指標任務,年底對各縣(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獎優罰劣,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積極性,推動數字化轉型成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識,工作力量全面向數字化轉型傾斜。
充分發揮資金引導撬動作用,濮陽市出臺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支持政策,明確對製造業企業“三化項目”、省級智慧工廠(車間)、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示範榮譽均給予一定獎補,最高可達200萬元。該市幫助企業爭取2024年省級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專項獎補資金4417萬元,資金爭取總量、單個項目獎補金額實現“新突破”,大大提振企業轉型的信心。
縱覽濮陽全市,智慧製造已“多點開花”。
截至目前,該市累計實施5G融合應用項目42個,總投資5.35億元,培育5G創新應用案例30余個;累計建成省級智慧工廠14個、省級智慧車間44個;濮耐股份被評為省級數字領航企業、智慧製造標杆企業,實現全市省級數字領航企業“零的突破”;盛源能源、君恒生物等7家企業被認定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杆……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創新應用的深化,濮陽市數智轉型將為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逯彥萃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曉靜 河南日報通訊員 李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