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感測器 大路在何方——2024感測器大會觀察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12-03 09:32:04

  12月1日至2日,2024感測器大會在鄭州舉辦。來自感測器領域的專家學者和龍頭企業、科研院所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發展機遇,共謀産業新路。

  萬物互聯時代,感測器無處不在。手機拍照防抖功能、耳機降噪功能、穿戴設備記錄步數……感測器尺寸越變越小,能量卻越來越大,成為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橋梁。

  智慧感測器秀“肌肉”

  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居然從“躺平”變成“直立”;被稱為機器人專屬“電子皮膚”的柔性壓力感測器,正在成為具身機器人的左膀右臂;米粒般大小的感測器放入鞋墊,就能成為運動“伴侶”……在2024感測器大會系列活動之一的感測器大會創新聯展區,數十家優秀創新感測器企業秀“肌肉”、亮“絕活兒”。

  專程趕到鄭州參會的天裕(無錫)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靳新建,邊觀展邊感慨:“中國企業太牛了。”原來,他因一直髮愁找不到一款高靈敏度新材料,曾下載多款AI軟體求解,還曾向國內外朋友求助,此次湊巧在鄭州找到了答案,令他驚喜萬分。

  靳新建巧遇的是“直立石墨烯”材料研發企業——深圳市溢鑫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肖明介紹,“我們公司是全球首家將直立石墨烯産業化應用的。但是經過交流,我也長了知識,‘解鎖’了自家産品的新功能。”一個位居企業應用端,一個身處科技研發端,因大會推開了一扇窗,各自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鄭州看傳感谷,傳感谷看鄭州”

  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共謀合作發展篇章。在12月2日舉行的2024感測器大會産銷對接會現場,包括深圳市智慧傳感行業協會與鄭州邦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約項目在內的5組項目完成簽約。而在前一天的開幕式上,42個項目“花落”鄭州高新區,簽約總金額達284億元。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産品都會用到的MEMS感測器産業迎來新一波發展風口。

  作為新興工業大省,河南高度重視智慧感測器産業發展,將其列為重點培育的28條産業鏈之一。鄭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州市培育了一批以漢威科技為代表的智慧感測器龍頭企業,集聚關聯及應用企業3000家,核心及關聯産業規模超300億元,感測器年産量突破3500萬隻。“鄭州看傳感谷,傳感谷看鄭州”的品牌效應凸顯。

  小小感測器路在何方

  感測器是賦能千行百業、鍛造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著力點。但其工藝複雜、種類龐大、高度分散,無數個“隱形冠軍”企業分散在行業裏,單個品類的市場需求量並不大。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六盤山實驗室主任馬玉山所説,感測器的突出特點是科技含量高,但産品價值量不高。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雷介紹,每個感測器都包含了傳感、控制、誤差矯正等系統,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生産企業怎樣“抱團”、做大做強成行業頭號難題。

  在2024感測器大會分會場活動——第二屆國際感測器企業家峰會上,來自感測器行業上下游的約600位專業人士共覓發展出路。《2024年感測器十大園區發展報告》則建議從“做精智慧感測器特色領域、做大智慧感測器應用領域、做強材料設備等産業鏈配套環節、做優園區智慧感測器品牌”四個方面下功夫。

  找準出路,搭建創新協同生態圈。

  大會期間發佈的《“十五五”感測器産業十大趨勢報告》指出,未來産品集約化程度提升,多傳感及多模組協同成十大發展趨勢之一。馬玉山建議鄭州加強頂層設計,聚焦産業鏈需求,從注重人才培養與引進方面,開展産學研用融合創新。

  相互抱團、合縱連橫求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今年以來,河南高位推動智慧感測器和半導體産業鏈,圍繞補鏈延鏈強鏈整合優勢、握指成拳,發揮智慧感測器MEMS研發服務平臺、墨子實驗室、積體電路公共研發平臺和積體電路中試平臺等高能級平臺“先鋒隊”作用,全力打造産業新高地。

  鄭州市聚焦培育萬億級電子信息産業集群,重點打造電子信息“一號産業”,總投資約15億元的智慧感測器MEMS研發服務平臺有望2025年年底交付使用。一個系統集成、測試、製造、封裝等感測器的全産業鏈條正在河南形成。

  未來已來,路在腳下。(記者 齊亞瓊)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