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萬山青綠映大河
來源:河南日報  |  2024-12-19 09:08:21

  原標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之十二 濟源:萬山青綠映大河(新聞發佈廳)

  12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十二場,介紹濟源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問。

  濟源全境屬於黃河流域,境內黃河干流岸線總長58公里,全程屬於小浪底和西霞院兩大庫區,由於自然沉澱作用和濟源萬山青綠護佑,兩個水庫清澈透明,碧波澄瑩。

  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常務副市長趙山介紹,近年來,濟源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不斷尋求新突破,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堅持生態優先,擦亮綠色發展底色。高標準編制市級黃河規劃等專項規劃,規劃實施重大項目98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示範區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深入推進黃河濕地生態恢復,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營造林26萬畝,建成國家級森林鄉村5個、全國生態文化村3個,全域森林覆蓋率達45.58%,探索推廣的“魚鱗坑”造林模式,開創了太行山困難地造林的典範經驗;投資6.57億元的南太行地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集》。

  堅持以水而定,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濟源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對黃河流域涉水企業分類管理,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市,獲批國家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中原特鋼入圍水利部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節水型工業企業典型案例。濟源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美麗幸福河湖建設三大行動,國控、省控水質斷面達標率100%,黃河主河道濟源段水質常年定性評價為“優”。小浪底北岸灌區濟源段一期竣工並試通水,第三自來水廠投入試運行,投資8.75億元的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即將竣工,確保了濟源城鄉群眾飲用水安全。

  堅持因地制宜,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大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濟源以打造8條重點産業鏈為抓手,做強做優有色等傳統優勢産業,培育壯大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搶灘佈局氫能等未來産業,有色金屬産業集群産值近2000億元,特種鋼躋身中國優特鋼第一陣容,納米新材料産業入選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建成全省首家外向型經濟一站式服務中心,構建全鏈條閉環式外貿服務模式,助力企業揚帆出海,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三年突破300億元大關。全鏈條實施種業振興、兔業振興、奶業振興、中草藥和新飲料産業培育行動,持續鞏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種基地、全國最大的洋蔥雜交種子生産基地的地位。

  堅持保護傳承,守護黃河歷史文化根脈。濟源主動融入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講好濟源的黃河故事。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時代內涵,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校區建成投用,成為省內外黨員幹部學習愚公移山精神的優質平臺;現代豫劇《山路彎彎》榮獲“河南文華大獎”,大型原創音樂劇《愚公移山》在中央歌劇院成功演出,與北京電影學院合作全球首部AI全流程動畫大電影《愚公移山》。大力保護文化遺産,濟水源水系保護開發加快推進,黃河船工號子、王屋琴書、邵原神話群、愚公移山傳説等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不斷加強,濟源黃河文化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趙山表示,濟源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合力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記者 王昺南 成利軍)

編輯:張雨晴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