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與車馬淵源極深。歷史文獻中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制舟車之記載,鄭國車馬坑也生動展現著2400多年前東周時期高超的造車工藝。時至如今,鄭州正朝著新能源汽車之城加速奔跑。
“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實際下線52.9萬輛、增速112.9%,帶動全市汽車年産量歷史性突破100萬輛大關,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城。”12月24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鄭州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傳出。
從83萬輛到100多萬輛,一年之間,鄭州在汽車産業賽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汽車産業規模大、産業鏈條長、輻射帶動能力強,是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河南將新能源汽車納入重點培育的7個萬億級先進製造業集群、28條重點産業鏈,奮力建設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
錨定打造新能源汽車萬億級産業集群,鄭州市搶抓國家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群、國家首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建設機遇,推進新能源汽車産業延鏈、補鏈、強鏈,集聚上汽、宇通、海馬、東風日産、比亞迪等7家整車生産企業,宇通重工等15家專用車企業,比克電池、福耀玻璃等150多家配套企業,汽車年産能超260萬輛、年産量佔全省80%以上,産業規模超3000億元。
“鄭州抓住了歷史機遇,新能源汽車高地正成為其新名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説,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産銷實現躍遷式增長,年産量躋身全國前十,初步構建起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生態,未來潛力巨大。
聚鏈成群,高品質打造新能源汽車之城,鄭州市明確了路線圖和施工圖:以電動化、網聯化、智慧化為方向,以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為重點,大力建設以鄭州航空港區、鄭州經開區、中牟縣、鄭州高新區為主的“4+N”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園,積極構建“汽車+”新型汽車産業生態體系,全面提升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産業規模和水準。
隨著上汽乘用車鄭州基地、比亞迪鄭州生産基地放量達産,以及智己汽車落戶生産、汽車産業鏈整零協同發展等,鄭州市力爭2025年新能源汽車産量突破120萬輛、整車産量超過180萬輛,汽車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達60%以上,汽車及裝備製造産業集群規模突破5000億元。(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王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