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在鄭州大學工作66年了,希望借這個機會勉勵鄭州大學的學生們胸懷理想,求是擔當,奮力進取,勇攀高峰。”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吳養潔説。
1月1日,吳養潔及其家人向鄭州大學捐贈500萬元,設立“吳養潔院士獎學金”,用作鄭州大學化學學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助學金、獎學金。
當天,恰逢吳養潔97歲生日,當他坐著輪椅進入會場,現場立即響起熱烈掌聲,人們紛紛起立向其致敬。
吳養潔是我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也是河南本土培養的第一位院士。1958年,吳養潔從莫斯科大學學成回國,投身於鄭州大學化學系的建設。當時學院初立,條件艱苦,實驗設備簡陋匱乏,吳養潔帶領師生克服重重困難,開始了科研工作,經過多年發展,在物理有機、金屬有機及大環化學等關鍵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
在吳養潔身上,還有“一門三院士”的佳話。堅守在教學一線60余載,經他悉心指導的研究生數以百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常俊標等都是他的學生。
如今,97歲高齡的吳養潔依舊關心學校和學院的發展建設。吳養潔之子吳豫生表示:“希望以此為契機,為學校的人才培養貢獻我們的力量,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鄭州大學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回想起跟吳老師學習,與先生共處、共事、共進的點點滴滴,總有講不完的故事、忘不了的感動、數不清的欽佩。”現場,丁奎嶺和大家分享了他眼中“亦師亦友的吳老師”。跟著吳老師讀博士時,為了驗證一個實驗結果,吳老師反復推敲和求證,從不放棄任何疑點。在他撰寫博士畢業論文的關鍵時期,吳老師摔傷住院,卻仍忍著病痛在病榻上幫他反復修改了四遍論文。“博士論文答辯得到一致好評時,吳老師開心地笑了,我的眼眶卻濕潤了。”丁奎嶺回憶。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吳養潔院士心繫祖國、獎掖後學的科學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是鄭州大學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全校師生樹立了光輝典範。”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別榮海表示,獎學金的設立,是吳養潔院士對學生關愛的延續,助力學子們投身科研創新、勇攀學術高峰,更是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學校一定會管理好、使用好這筆捐贈,激勵有志學子秉承科學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樊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