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街頭巷尾”看發展】系列報道 “鋼鐵駝隊”讓世界知道“鄭州造”
臨近春節,位於鄭州經開區的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一派繁忙景象,五彩的集裝箱整齊碼放,6台龍門吊緊張作業;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南側,鄭州中歐班列集結調度指揮中心內,班列實時運行情況在大屏上一目了然,跳動的數字與之交相輝映。這裡是國家鐵路一類口岸,承擔著中歐班列(鄭州)開行任務,是連接河南“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窗口。
作為河南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開放載體,位於鄭州經開區的以圃田為核心的國際陸港體系,承擔著中歐班列(鄭州)開行任務,並逐漸成長為集多式聯運、口岸專項物流、海關監管等於一體的綜合貨運樞紐,發展成國家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持續提升國際聯運通達水準
“隨著河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也變得日益繁忙。”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綜合部主管趙源鑫接受採訪時表示,2024年,該中心站國際班列開行自然列2444列24.4萬標箱,佔全國13個中心站國際班列開行總量的16.3%,在5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城市和13個中心站中均排名第2位。
作為一類鐵路口岸,鄭州圃田站具備直接對外開展國際鐵路運輸業務的功能,貨物可直接進行海關報關、檢驗檢疫等手續,然後通過鐵路運輸到歐洲的目的地。圃田站的高效運營對於加快貨物通關速度、縮短物流週期、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鄭州乃至河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我們在這裡投資建設了中歐班列(鄭州)智慧物流甩挂中心、智慧集散分撥中心、集結中心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積極打造‘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高效集疏運體系,推動中歐班列開行由點對點向樞紐對樞紐轉變。”鄭州新絲路國際港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傑介紹。
中歐班列被譽為新時代的“鋼鐵駝隊”,從開行之初的“每月一班”到常態化高頻均衡對開,這條開放通道越跑越快、越跑越密。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中歐班列新開通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阿塞拜疆巴庫、荷蘭赫倫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4個新站點,開闢了南通道跨裏海、黑海線路和經西部陸海新通道線路,加密開行“東盟”冷鏈特色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3000列。“2024年全省中歐班列開行突破28.9萬標箱,鄭州開行突破26.75萬標箱、同比增長14.18%。”劉傑説。
東聯西進,融通亞歐。新時代的“鋼鐵駝隊”與時間賽跑,中歐班列(鄭州)跑出了擴量提質的“新速度”。
創新打造“一帶一路”明星品牌
近日,隨著一聲悠長的汽笛鳴響,又一列中歐班列(鄭州)緩緩啟動,滿載著機械設備及配件、新能源汽車、服裝等貨物啟程,數日後將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終抵達德國漢堡。
中歐班列已經逐漸成為貫通中歐、中亞等供應鏈的重要輸運方式。中歐班列(鄭州)因其高效、穩定的運營獲得了多項榮譽,並且通過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創造多個具有特色的中歐班列服務。
“恒溫班列”,為河南省肉類進口提供了新的運輸模式,提升了國際冷鏈物流業務水準;“運貿一體化”,通過“直採、直運、直營”的模式,實現全程冷鏈溯源和線上線下聯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眾多製造商和貿易商建立了直接合作關係;除了常規貨物運輸之外,中歐班列(鄭州)還推出了包括新能源汽車、木材、綠豆、茶葉等在內的多元化專列服務,滿足了不同行業的需求……中歐班列(鄭州)逐漸成為貫通中歐、中亞等供應鏈的重要輸運方式。
過往的2024年,作為河南省班列服務平臺,新絲路港投公司通過構建“一平臺、四中心、八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及鄭州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重點基礎設施整體佈局、開發建設及運營,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商務區建設,全面助力鄭州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
暢通大通道,促進大開放。從2013年開行首列國際貨運班列至今,中歐班列(鄭州)已構建起“25個境外直達站點、8個出入境口岸”的國際多式聯運集疏運網絡,暢通了歐洲、中亞、東盟及日韓等4個方向的國際物流通道,業務網絡遍佈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承運貨物上萬種,綜合運營能力處於全國第一方陣。
站在新起點,開啟新篇章。新絲路港投公司將繼續圍繞河南中歐班列擴量提質的要求,構建更加完善的“通道+樞紐+網絡”體系,推動中歐班列(鄭州)集結中心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為河南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貢獻更大力量。(記者 王譯博 董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