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位於濟源高新區的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6單價值13.6萬美元的水處理劑成功發往海外,實現了今年外貿“開門紅”。
蛇年伊始,濟源外貿傳出喜訊,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濟源進出口總值456.7億元,首次邁上400億元臺階,同比增長20.7%,進出口總值和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
“2016年以來,濟源外貿已先後突破100億元、200億元、300億元、400億元大關,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濟源示範區商務局局長張媛媛説,去年在全球經濟持續波動的背景下,濟源外貿再攀新高,這背後離不開政企攜手、奮力奔跑。
促穩提質 外貿新動能加快培育
濟源工業基礎雄厚,有色、鋼鐵、化工等傳統支柱産業撐起了外貿“脊梁”。近年來,濟源通過“一鏈一專”“一企一策”等舉措持續培優育強,外貿優勢不斷集聚,特別是有色金屬産業主産物黃金、白銀,在出口方面表現堅挺。“得益於穩固的産業鏈、供應鏈及技術優勢,濟源金銀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強。”濟源海關關長王健介紹,2024年,濟源金錠出口15.6億元、銀錠出口111.6億元,白銀出口總值居全省第1位。
同時,濟源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外貿結構不斷優化,由“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去年,濟源貴金屬礦砂及其精礦佔進口總值的65.1%;“新三樣”金屬型模類産品出口值同比增長49.8%,出口産品持續向“新”攀“高”。
敢拼善謀 用行動贏取主動
民營企業是濟源外貿的“定海神針”。2024年,濟源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額417.3億元,同比增長86.1%,在進出口總值中佔比超九成。
“去年受國際市場影響,不少國外客戶要求使用國際白銀原料,我們及時調整原料供應,拓展加工貿易業務,訂單量不降反增。”山立珠寶首飾供應鏈(濟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愛民説,2024年,企業銀首飾出口超1800萬元,同比增長1.1倍。
民營企業越戰越勇,讓濟源外貿表現不俗。去年,濟源對前五大貿易夥伴進出口總值342.5億元,佔外貿總值的75%,新增貿易夥伴17個,國際朋友圈持續擴大。
深耕細作 政策服務加速落地
外貿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濟源牢牢抓住這一關鍵,多措並舉穩住外貿基本盤。
開放平臺建設上,獲批河南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以來,濟源成功複製推廣制度創新成果152項,形成了“一件事一次辦”等特色經驗;聚焦育龍頭、強招商、建園區、引人才全面發力,做大做強國家加工貿易産業園,去年加工貿易實現進出口值283.9億元,佔進出口總值的62.2%。
政策支持上,濟源用足用好各類政策資金,近三年財政列支1944萬元對邊境港口雙向直達班列進行補貼,目前已累計開行專列368個,貨運量達101.2萬噸。
精準服務上,濟源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展會,提供“一對一”政策講解、業務指導服務,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新的一年,“拼搶幹”依然是濟源外貿的關鍵詞。
“我們將以更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工作部署,搶抓一季度關鍵期,持續做好組團參展、外出招商等工作,以首季‘開門紅’為全年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張媛媛説。(記者 王昺南 趙珊珊 河南日報通訊員 黃靜 吳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