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從河南黃河河務局傳來消息,由該局編著的全國首部區域黃河通史《河南黃河史》日前由黃河水利出版社出版。
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黃河河南段地理位置特殊,大部分處於“豆腐腰”河段,是黃河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2022年10月,河南黃河河務局啟動了《河南黃河史》編撰工作,旨在為黃河河南段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提供歷史經驗。
《河南黃河史》全書共十章,60萬字,圖片、地圖、附表等近200張,內容豐富,史料紮實。該書以時間順序和重大歷史事件為主要脈絡,生動、翔實地敘述了從先秦至2022年黃河河南段治理的方略、舉措和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全面記錄了黃河河南段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演變過程,系統展示了歷代治河的艱辛過程和重要成就,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史料價值。
作為一部系統概括河南省省域內黃河治理和發展的簡明通史,《河南黃河史》是一部特點鮮明的區域黃河治理史,為黃河分區域研究提供了範例,也是中原歷史文化研究的一大成果,填補了黃河區域治理史的研究空白,入選2024年度河南省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河南黃河史》翔實而系統地反映了河南治河事業的興衰起伏、重大成就、經驗教訓,從而探索規律,策勵將來,對其他流域的治理也會有很好的借鑒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為該書作序並給予高度評價。
記者了解到,從1922年至今的百餘年間,以河南黃河治理為研究對象,河南黃河河務局的志書編撰、通史撰寫和專題研究從未間斷,至今已陸續編纂了《豫河志》《豫河續志》《豫河三志》《河南黃河志》《河南黃河大事記》《河南黃河史》等。(記者 譚勇 通訊員 李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