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追尋記憶 匯聚創意 搭建平臺 融入生活 “油化廠”晉陞“國家級”的創新密碼
春光明媚,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內遊人如織
近日,第四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名單正式公佈,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成功入榜,成為河南省唯一一家上榜的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近日,記者來到這座工業遺風與現代潮流的交匯之處,探尋其晉陞“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的創新密碼,找尋文旅文創高品質發展背後的“街區答案”。
“工業風”搭臺 保護建設初心未改
對於鄭州人來説,“工業”二字從不陌生。從“一五計劃”的重點項目鄭州國棉廠群,到鄭州砂輪廠、鄭州煤礦機械廠的拔地而起,工業不僅承載了經濟發展的重任,也給城市建設留下了一座座滿載記憶的歷史遺存。
隨著城市經濟發展與産業規劃的變遷,産業升級與廠區遷移給這些原有的工業遺址按下了發展的“暫停鍵”。2019年,城市更新的腳步催促著始建於1952年的鄭州油脂化學廠開啟新生。不久,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運營團隊便開始入駐。以保護為前提,以“修舊如舊,新必新潮”為發展理念的改造升級模式,為街區的蝶變開啟新篇。
“當我們看到這些宏偉的工業建築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想把他們保護起來,未曾想過要走怎樣的商業化道路,也沒有預見到今天這個局面。”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總經理曹心荷回憶起剛來到油化廠的一幕幕,頗有感慨,她告訴記者,這些當時的斷壁殘垣與輝煌工業,承載著老一輩人的記憶,它們值得被賦予新生,讓年輕一代所銘記。
找尋特色、利用場景、重置空間……6年時間,秉持著繼承工業文化、做好修復工作與運營先行的實踐策略,舊的油脂化學廠如今已經變成了擁有“鄭州打卡墻、四罐、鄭州記憶1952歷史文化館、穹廬藝術中心”等場景的文化、娛樂、餐飲目的地。
拿起一枚文創雪糕,毛體“鄭州”二字在照片中格外閃耀;探索一次城市煙火,朱雀市集上各類小吃讓遊客中意垂涎。70多年的風風雨雨,為蘇式紅墻磚瓦別添工業餘韻;白墨漢字肆意揮寫,將創意與激情鋪灑在鱗次櫛比之間。青年人所熱愛的潮流文化,也在傳承、保護和發展中繪就了屬於油化廠的創意詩篇。
“主理人”登場 匯聚創意打造品牌
什麼是“主理人”?
“來園區創辦運營原創品牌,具有個性化特點、小眾且文藝的青年人,就被我們稱為‘主理人’”。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工業風”的建設搭臺,在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早期發展過程中,一批“85後”的斜杠青年與創業者帶著自身的文藝氣質與藝術品位,給予這條街區第二次“生機與蛻變”。
“讓街區特色由‘小圈層’,走向‘大群眾’,這些創業青年的付出功不可沒。”曹心荷説,在早期的招商引資過程中,那些認同街區的工業文化,能夠與街區特色産生共鳴的創業青年們,帶著自己的社交圈與關係網,投身在了各自店舖的場景設計與風格搭建中,為早期街區的“文藝范”與“時尚感”奠定了基礎。
在街區的“八大匠造物市集”中,打磨拾光皮具店的店員小冉正忙著接待入店顧客,店舖中羅列的手工皮包、皮帶、皮質文創等紀念品各具特色,與店舖淡黃雅致的裝修渾然一體。小冉説,這間店舖的“主理人”本身就是皮具師,因為熱愛選擇了在這裡開店,並將手藝分享給更多的遊客。
而對於更早來到這裡設計開店的禾谷“主理人”周正豪來説,油化廠的墻磚樹木與工業建築,正符合他對店舖打造的設計暢想,即便是在街區還未成氣候的初建時期,他也毅然決然來此投資創業。
現在,禾谷店舖的一層已經成為街區一處打卡點。每一位“主理人”用自己的才情與智慧裝飾門面的同時,也匯聚成了整條街區的特色。“街區通過引入‘主理人’不僅完成了客流的原始積累,也在影響力提升的過程中吸引了許多大品牌、老字號入駐,這對我們晉陞‘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曹心荷説道。
如今,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已聚集了百餘位“生活美學家”與“文藝愛好者”。這些人大部分來自設計、攝影、策劃、音樂等行業,同那些從北上廣回流的年輕人一起,為街區打造出一個又一個個性十足的小眾店舖,他們不斷創新的玩法與場景,讓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都能擁有各不相同的旅遊體驗。
“常態化”運營 融入生活創新出彩
不同於許多文旅景區,文旅街區有著“無收費門檻”“無須預約”“消費場景更豐富”等高自由度優勢,這就使得街區的建設運營會更加貼近於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無論是“遊購娛”還是“吃喝玩”,煙火氣交織的街區運營更考驗與消費者的貼近程度,也更需要管理者擁有了解市場、動態決策的能力。
在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方面,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正通過“主題IP活動打造”與“日常節慶策劃”相結合,努力讓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涌現在街區經營開放的每一天。在“城市篝火晚會”上,只需篝火一點,歡慶氣氛便流淌在每一位遊客心田;在“花漾遊園”市集中,再把著裝一變,主題遊園Npc互動便讓整個街區熱鬧翻番。
2024年5月20日,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和金水區民政局展開闔作,共同搭建了金水區結婚登記戶外頒證基地,為一對對新人在油化廠留下了愛的瞬間。眼下,在四座儲油罐的地標建築前,溫馨浪漫的“鄭在愛”文創交友平臺正在快速搭建。該店長張涵説,未來這裡將成為街區“愛情市集”的一部分,為那些想要找到“Soul Mate”(靈魂伴侶)的市民朋友提供線下交友平臺,或許在這兒逛個街,就能邂逅另一半。
據了解,如今的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日均客流量已超過3萬人次,節假日期間客流量更是超過5萬人次,年客流達1000萬人次,各類店舖攤位帶動了周邊5000余人創業就業。在過去的2024年“十一”國慶期間,街區日均人流量超過6萬人,逐漸成為鄭州市民和遊客所熱衷的重要城市打卡地。
在保護中開發,在實踐中探索,鄭州記憶1952油化廠旅遊休閒街區在經營建設過程中找尋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工業風”搭臺,讓“主理人”登場,“小眾風”吹來“大流量”,通過常態化運營形成競爭力,最終將經驗反哺給每一位創業者,匯聚創意、共建共生,用親身實踐書寫文旅文創高品質發展的“鄭州新篇”。(記者 李居正 文 徐宗福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