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源:聚焦産城融合 創造更多經驗(從各地兩會看亮點)
3月26日,濟源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代市長秦保建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全面總結2024年發展成績,擘畫2025年發展藍圖。
2024年,濟源交出一份高品質發展“成績單”: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進出口總值456.7億元,同比增長20.7%,均居全省第2位;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3.44%,居全省第2位;共同富裕水準居全省第2位,農業農村現代化水準居全省第1位。
2025年,濟源將堅持高標一流、奮勇爭先,聚焦全域産城融合、城鄉一體,持續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爭先進、創一流,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持續保持經濟良好態勢。報告提出,突出抓好18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57億元,推動逢石河抽水蓄能電站等101個重大項目全部開工。緊盯設備更新、節能降碳、城市地下管網改造等領域,爭取更多“兩重”“兩新”項目納入國家“盤子”。擴大文體旅遊消費,全年旅遊人次突破1400萬、收入突破90億元。
持續加快産業鏈群發展。報告提出,圍繞“鏈主做強做大”,支持鏈主企業上項目、強合作,推動豫光集團成為千億級企業。推動有色産業向2000億元規模邁進。加快發展新材料産業,持續壯大納米材料産業規模,推動高性能複合材料建鏈成鏈。
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質效。報告提出,深化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完善“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新增省專精特新企業10家,培育創新龍頭企業或瞪羚企業1家。
持續優化城市功能品質。報告提出,加快9個棚改項目建設,實施保障房項目5個,新改造老舊小區21個。開工建設焦洛平高鐵濟源段。推動沿太行西延等4條高速公路、2條高速公路連接線建成通車。
報告中的新提法
培育壯大納米材料、超高純金屬製備等15個中試平臺,打造全省獨具特色的中試基地群。(記者 王昺南 成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