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京幫安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明奇內心如沐春風。
“我出生在林州,今天來參加老家在北京舉辦的一個重要活動,與父老鄉親共商共謀安陽發展大計。”他的話語中流露著興奮。
林明奇參加的活動是當天在北京舉辦的2025安陽市對接京津冀招商引智推介會。這是安陽“向北、再向北”發展的關鍵一步,也是該市今年首次在河南省外開展的高規格、大規模招商引智活動。
安陽是京津冀聯動中原的“橋頭堡”,高速、高鐵等立體化交通網絡讓安陽與京津冀“1小時經濟圈”緊密相連。隨著國家戰略縱深推進、當地營商政策持續發力,安陽正在成為承接京津冀産業轉移、科技成果轉化、人才資源流動的首選之地。
推介會現場,80個項目順利簽約,投資總額253億元。這些項目類型豐富,既有經貿、科技、人才類項目,又有産業轉移、投融資、機構合作和文旅項目。
項目“科技量”也倍兒足。比如,投資20億元的玖一生物年産400萬支靶向抗腫瘤藥生物製劑項目,投資15億元的新能源電子科技産業園項目,鳳寶管業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的智慧冶煉科技攻關項目,河南鐵建鐵路軌道配件有限公司與軌道交通智慧科技創新中心合作的鐵路接觸網使用拉桿項目等,都是安陽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招商的優質成果。
林州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博大網信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的工業AI全鏈條智慧化體系建設項目十分“搶眼”。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包括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算力中心建設,園區邊緣計算節點覆蓋,高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研發、鋼鐵深加工等工業領域AI融合應用場景構建,工業物聯網建設及工業AI工程師培養等。
人才類項目的“含科量”也很高。不僅有安陽市委人才辦與清華大學河南校友會簽訂的人才引育合作項目,還有安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與中國高技術産業發展促進會合作的“安陽企業出海服務站”項目,這些項目將加快安陽産才深度融合的步伐。
此次活動旨在搶抓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機遇,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以産業鏈招商為主線,借力京津冀人才優勢、創新資源和産業資本,為安陽市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強市蓄勢賦能。
推介會現場還發佈了500余家用人單位近14000個崗位的招聘計劃,其中包括102名博士後、128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需求,涵蓋全市事業單位和重點企業等多個用人領域。
一路向“新”的安陽,受到創新類企業的認可。“中星微技術已確定將安陽作為全集團的核心生産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團創建人鄧中翰説,今天的安陽,正以人工智能為引擎,開啟産業升級的“黃金窗口期”。(記者 李林 楊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