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一顆開放的種子在鄭州悄然萌發——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貿區掛牌成立,鄭州片區成為其核心片區和重要承載。記者4月1日從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獲悉,該片區掛牌八年來,已累計形成394項創新成果,其中全國首創56項,全省首創113項,12項在全國複製推廣,43項在全省複製推廣,近年來5項入選“省經濟體制改革十大創新案例”。
鄭州片區在多個領域頻頻探索,並形成諸多創新案例。其中,在投資領域探索形成9項創新案例;貿易領域培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形成21項創新案例,全國首創跨境電商保稅備貨監管“1210”模式,獲批全國首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商品期貨領域,鄭商所開展標準倉單買斷式回購交易獲證監會肯定,期貨期權品種達45個,上市品種、交易量居全國首位。
一個個優異的創新成果被全國複製推廣。該片區在政務領域探索形成133項創新案例,“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一碼集成服務”全國複製推廣;多式聯運領域2項創新成果全國複製推廣,“航空貨運電子信息化”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
憑藉越織越密的五條“絲路”,鄭州快速連結世界。
“數字絲路”越走越寬。針對跨境電商、現代服務業、醫藥健康、智慧製造四個行業,鄭州片區已形成40個數據跨境應用場景的負面清單。
“空中絲路”越飛越廣。全國第一輛航空集裝貨物整板運輸車在這裡成功研發;鄭州機場率先創新空空中轉模式,航空物流單證標準和數據交換標準被中國航空運輸協會採納。2024年,鄭州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80萬噸。
“陸上絲路”越跑越快。陸港航空港片區實現“通車即運營”,在全國首家打通國際郵件陸路運輸雙向通道。同時探索全國首票TIR進出境雙向貫通等首創成果,開通18條TIR國際公路運輸線路,TIR發運規模全國第一。
“網上絲路”越來越便捷。鄭州跨境電商首創“網購保稅+線下自提”等模式,形成跨境電商全流程監管,助推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在全國165個試點城市位居第一檔。2024年,鄭州跨境電商交易額達1458.8億元,同比增長15.6%。
“海上絲路”越連越順暢。除了設立“鐵海聯運服務中心”,鄭州還在全國首創跨關區“海鐵直運抵港直裝”監管模式,2024年,鄭州鐵海直運共完成約6萬標箱,近兩年保持50%以上年增速。
與此同時,鄭州片區還在持續完善優化營商環境。2021年、2022年,鄭州片區營商環境評價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國家級功能區第一位。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設立“綠色通道”和“一窗受理”窗口,提供“專人負責、優先辦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服務。此外,該片區還做好RCEP涉外綜合服務,取消原産地企業備案制度,推廣原産地證書智慧審核和自助列印,並上線“智享惠”等智慧化服務平臺。
通過鄭州片區這個“窗口”,我們可以看到,鄭州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中國(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片區將充分發揮自貿區改革試驗平臺作用,聚焦打造鄭州“絲路自貿區”,持續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推進自貿區提升戰略實施。(記者 成燕 孫婷婷 通訊員 劉陸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