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大別山北麓,春風裹著茶香漫過山谷。日前,在信陽市固始縣段集鎮柳林村的茶園裏,晨露還未散盡,採茶工們已背著竹簍穿梭在齊腰高的茶壟間,雙手翻飛,指尖輕提,採摘春茶嫩芽。
採茶工正在採茶 攝影 周旭
“我家就住在山腳下,採茶旺季每天能掙150元左右,還不耽誤照顧家裏人。”村民楊友春直起腰,將簍中的嫩芽撥勻,臉上漾出開心的笑。
眼下正是春茶採摘黃金期,段集鎮的採茶基地日均採茶量達4000斤,帶動周邊7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一簍簍新茶從山上的茶園運往山下的加工廠,經攤青、殺青、炭火提香等多道工序,最終化作杯中的清香茶湯,也讓“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在指尖翻飛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綠意盎然的茶山 攝影 周旭
茶産業是固始縣的傳統優勢産業,擁有悠久的歷史積澱和堅實的産業基礎。近年來,該縣以茶為筆,多方著力護航茶産業發展,在16.65萬畝茶園裏勾勒出鄉村振興新畫卷。2024年,該縣茶葉總産量達6700噸,産值10.5億元,茶産業綜合産值達22.5億元。從鮮葉採摘到茶葉加工,從茶園觀光到品牌打造,一片茶葉串聯起生態保護、農民增收與産業升級的良性循環。
採茶工在茶壟間勞作 攝影 周旭
為確保春茶採摘順利進行,固始縣全力保障茶産業發展要素,穩紮穩打築牢産業根基。針對每年開春的“用工大戰”,固始縣茶産業發展中心通過電話對接、網絡招聘、職業經紀人協作、勞務仲介合作等方式,廣泛動員縣內外勞動力參與春茶採摘。全縣2萬餘名本地閒散勞動力和近8000名來自安徽阜陽、河南週口等地的縣外務工人員與各茶企業和種茶大戶達成採茶用工協議,分批次到崗,為春茶採摘提供充足人力支撐。為確保春茶生産用電安全,國網固始縣供電公司創新“黨建+村網共建+春茶保電”模式,組織黨員服務隊靠前服務,以“村網共建”為紐帶,用“人巡+無人機巡”守護供電線路,為全縣茶企架起用電“綠色通道”。為解決茶企業、種茶大戶生産資金難題,固始縣茶産業發展中心主動搭建銀企溝通橋梁,精準推送茶企、種茶大戶資金需求,保障春茶生産設備升級、物資儲備等環節資金鏈穩定。
夕陽余暉中的茶山 攝影 周旭
固始縣還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徑,將茶産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憑藉生態優勢讓茶香飄向四方。該縣著力打造集“茶、竹、禪”為一體的九華山旅遊觀光區,建成妙高現代生態茶莊園、仰天雪綠茶莊園等一批特色茶莊園,開發採茶體驗、制茶研學等文旅項目。2024 年,茶區接待旅遊觀光者達300萬人次,茶旅融合創收12億元,實現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雙向轉化。
固始縣青峰雲霧茶場俯瞰圖 攝影 周旭
固始縣通過政策扶持塑造品牌,依靠龍頭企業引領産業發展,通過組建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助力茶産業規模化、品牌化水準提升。河南省妙高茶業有限公司“妙高茗茶”獲信陽毛尖鬥茶大賽金獎,4家茶企被授予“2024年度茶業重點(原百強)企業”,1名制茶能手獲“國茶人物・制茶能手”稱號。龍頭企業與合作社以資金、技術、品牌優勢聯結茶農與市場,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産業聯合體,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固始縣對茶産業的發展不僅立足當下,更放眼未來。下一步,該縣將貫通産加銷、融合茶文旅,推進茶産業強鏈、補鏈、延鏈,提高茶産業品質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打造一條綠色底色足、創新能力強、産業鏈條全、聯農帶農緊的茶産業生態鏈,推動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為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文 徐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