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艾産業高品質發展委員會、中國中藥協會艾草專業委員會主辦,南陽市仲景健康産業發展促進會、南陽市艾草産業協會協辦的2025第六屆道地“南陽艾”采收節暨非遺艾絨天年行動在南陽市社旗縣國醫艾草文化産業園拉開序幕。
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藥文化專家學者、艾文化愛好者齊聚於此,聞香尋艾、共話豐收、共襄盛舉,開啟傳承南陽艾文化、立足南陽艾文化,推動艾産業、艾經濟發展的新征程。
活動現場 攝影 馮磊
開幕式上,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艾産業高品質發展委員會副會長、河南國醫健康産業集團黨支部書記劉皓表示,“南陽艾”承載著千年仲景文化,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近年來,社旗縣委、縣政府以艾草産業園為基礎,充分利用現有優勢,再造優勢,大力發展艾産業,這給更多的艾製品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與活力。公司將持續發揮示範作用,以本次節會為平臺窗口,種好、做好、用好、宣傳好道地“南陽艾”,帶動同行協同發展,將南陽名片、社旗名片推向全國、全世界。
社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政府副縣長趙向龍表示,社旗縣地處伏牛山南麓,氣候溫潤、土壤肥沃,自古便是艾草生長的黃金産區。近年來,社旗縣將艾草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以“三鏈同構”推動全産業鏈發展,實現了從“小特産”到“大産業”的跨越。社旗縣將推動艾産業向“高、精、新”轉型,以數字賦能重塑産業生態,實現種植溯源、生産監管、電商銷售全流程數字化,支持企業開發智慧艾灸機器人、AI體質辨識系統,讓企業插上“智慧翅膀”,守護好道地“南陽艾”金字招牌。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艾産業高品質發展委員會會長鄭守曾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南陽市委、市政府以“中醫藥強市”為戰略導向,推動艾草産業從傳統種植向全産業鏈升級,形成了“種植—加工—研發—服務”的完整生態。南陽艾産業年産值已近200億元,成為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當前,艾産業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緊扣“新質生産力”這一關鍵詞,以創新驅動産業鏈向高端攀升。
2025年,恰逢非遺艾絨120年天年。開幕式現場,青裙拂臺、紅袖漫舞、俏姿輕旋.....國風舞蹈《艾火天年傳承》開啟一場艾文化之旅,帶領現代的人們穿越千年光陰,重回“憑仗幽人收艾納,國香和雨入青苔”的詩意畫境。
艾草收割 攝影 馮磊
據了解,“南陽艾”文化歷史淵源久長,從先秦時期就有採集記錄。從名醫大家到詩壇巨匠,再到尋常百姓家,“南陽艾”穿梭在千年的時空肌理裏,給中華大地帶來代代相傳的溫暖與守護。
如今,“南陽艾”已成為全國眾多艾絨産品的原料來源和健康産業的草本瑰寶,而跨越六屆的“南陽艾”采收節,也將在新時代續寫更加璀璨的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文 陳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