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麥浪顯擔當——河南省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助力“三夏”生産掠影
來源:河南日報  |  2025-06-11 08:54:19

  原標題:風吹麥浪顯擔當(堅決打贏“三夏”攻堅戰)——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助力“三夏”生産掠影

  黃雲收野雨初晴,處處人家打麥聲。截至6月9日,河南省收穫小麥8464萬畝,麥收基本結束。

  入夏以來,河南省委組織部、省農業農村廳動員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發揮作用,積極投身“三夏”生産。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行走田間、揮灑汗水,帶領村“兩委”幹部和黨員群眾搶農時、保歸倉、忙夏種、護安全,與鄉親們想在一起、幹在一處,將責任擔當深深烙在滾燙的大地上。

  搶天奪時

  打好夏收夏種攻堅戰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

  新安縣北冶鎮甘泉村地處黃河岸邊,丘陵多、土層淺、不耐旱。進入麥收時節以來,跨區作業的農機手日夜馳騁,一輛輛大型收割機在麥浪中穿梭。

  搶時間、強調度。新安縣交通運輸局駐甘泉村第一書記單斌斌在高效完成麥收上下了一番功夫。

  “繪製麥收地圖,避免空跑路。”單斌斌道出訣竅,“收割前一天晚上,我們組織鄉、村、組幹部提前和村民聯繫,摸排連片收割區域,繪製地圖、協調農機。”

  “搞好後勤保障,農機手們大老遠過來,只管安心收麥就行,食宿我們都管了。”一到飯點,單斌斌就和駐村隊員們在食堂裏忙活,為農機手免費提供可口飯菜。

  抓協調、趕進度。從作業指引到食宿保障,從維修加油到物資補給……各地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積極當好農機調度員,精準對接需求供給,確保人歇機不停。

  夏收連夏種。夏收的忙碌剛結束,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們又搶抓墑情忙夏種。

  在魯山縣辛集鄉范店村麥田裏,縣農機中心駐村第一書記王麗萍渾身麥塵,正協調農機手為村民搶墑播種花生;在太行山下輝縣市南寨鎮鳳凰山村,從省委政研室派駐來的被曬得黝黑的“黑臉書記”魏會軍正駕著農機在田間穿梭;在省發展改革委駐開封市産城融合示範區西姜寨鎮李店村工作隊協調下,李店農資直供直銷惠農服務站掛牌成立,村民夏播農資更有保障。

  紓難解困

  當好群眾身邊貼心人

  駐村,駐的是一方熱土,連的是萬千民心。“三夏”期間,全省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讓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困難群眾應幫盡幫——

  臺前縣侯廟鎮前付樓村,75歲的楊慶軍大爺今年種了8畝小麥,孩子們都在外務工,眼瞅著麥子熟了,他心裏犯了愁。

  “楊大爺,您家的麥子我們全包了。”在帶領黨員志願者開展“敲門行動”期間,駐村第一書記薛鵬看出了老人的難處。

  “群眾的麥子不收完,心裏就不踏實。”薛鵬説,“發揮‘黨員聯戶、幹部包片’機製作用,我們成立了黨員先鋒隊和‘三夏’突擊隊,專門為缺少勞動力農戶、外出務工農戶、孤寡老人等提供收割晾曬服務。”

  曬糧場地應開盡開——

  “過去收麥犯愁,曬麥也犯愁,現在村裏把廣場騰出來給咱曬糧,真好!”在內黃縣井店鎮楊河道村,看著曬乾的糧食,村民胡大娘連聲稱讚。

  “今年村黨支部將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等公共區域全部開放,供村民晾曬使用。廣場變曬場,曬的是麥子,暖的是民心。”該村駐村第一書記任建雲説。

  堅守一線

  織密雙重安全防護網

  “張哥,今年麥子長得真不賴啊,穗頭沉甸甸的。”孟州市城伯鎮北董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揚蹲在村民張德綱的地頭,隨手捻開一個麥穗,仔細看著飽滿的麥粒。

  麥收還沒開始,王揚的身影就出現在地頭。

  “麥收有三怕:雹砸、雨淋、火災發。”他深知,防火,關鍵在源頭防控。

  “一粒火星,一年的汗水就白流了。”為了守護村民的“糧袋子”,他帶頭和駐村隊員深入田間地頭,將禁燒防線築得嚴嚴實實。

  不僅宣傳要到位,行動更要紮實。醒目的禁燒橫幅挂滿村口路旁;大喇叭裏接地氣的提醒反復播放;微信群裏,禁燒法規、安全警示和天氣預報不斷推送。王揚還組織村幹部、黨員和熱心村民組成巡邏隊,配齊設備,24小時輪班值守。

  “人防+技防”,織密雙重安全網。在豫東,商丘市立醫院駐村工作隊引入無人機巡防技術對麥田開展空中監測,形成立體防護體系;在豫西,三門峽市陜州區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精準摸排坡地、遠水田塊,將責任細化到每一塊地;在豫南,南陽市組建由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包村幹部、黨員、護林員組成的應急處置隊伍,確保突發情況快速響應;在豫北,淇縣駐村第一書記嚴格落實“藍天衛士”監控平臺值班值守制度,提升禁燒工作的響應速度與管控精度……

  汗水浸透衣衫,沃土書寫豐年。土地記得每一滴汗水的墜落、每一個彎腰的背影,也會給予最豐厚的饋贈。(記者 趙若郡)

編輯:蔣碩
2024“打卡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你好,河南!”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移動端banner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